小小羊兒要回家教案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案(一):
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
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兒童歌曲。其曲調采用了內蒙古民歌《蒙古小夜曲》的音調和詞意,使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歌風特點。4/4拍,羽調式。歌曲一開始的兩個樂句以舒展的旋律展開,第二樂句在第一樂句上作了下移五度的曲調模進,即刻在人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在遼闊的草原上放牧晚歸的圖景。音樂寬廣而又寧靜,富有意境。緊之后歌曲運用了“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及帶切分音型的節奏,曲調富有動感與前面構成了比較,歌詞中的“媽”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孩子”的親昵的情感,語氣十分親切,感情真摯。最后歌曲以平穩的音調在充滿寧靜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能用流暢、優美的聲音表現放牧晚歸的情景。
2、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合作潛力以及對歌曲的表演創作潛力。
3、透過歌曲學習,能了解掌握全音符和延長記號。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全音符、延長記號。
教學準備:
圖片數張、小羊標志數個、答題紙各組一張、磁帶等。
表演《小小羊兒要回家》
教學基本要求
1.歌名導入。設問:誰能來解釋一下歌名?小小羊兒為什么要回家?它們的家是怎樣的家?
2.聆聽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資料、速度與情緒。
3.學唱曲調:
(1)聽一遍曲調的范唱。要求:邊聽邊看譜,是否發現歌譜上出現一個新的音符。
(2)簡單復習已學過的音符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
(3)新授全音符。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
(4)學生再聽一遍曲調范唱,找出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出現幾次?
(5)跟著鋼琴彈奏的曲調輕輕哼唱。教師糾正曲調中的音準及節奏錯誤。
(6)完整地唱全曲。
4.學唱歌曲與處理:
(1)跟著鋼琴輕聲地把歌詞唱準。糾正錯誤處。
(2)復習《剪羊毛》。
(3)師生討論這兩首歌曲演唱的相同點與不同處。
(相同點:題材相同,描述牧場——牧羊的資料。不同處:地區風格不同;中國山區與澳大利亞牧場。情景不同:黃昏趕羊群回家與剪羊毛勞動場面。速度、情緒不同;中速、抒情與稍快、活潑。)
(4)從比較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兒要回家》。
(5)講解延長記號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2)。結合歌曲的意境,講述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2)在本歌中的作用。還可讓學生想像最后的“嘿”和三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小小羊兒要回家》(2)延長是怎樣的情景。
(6)創作歌曲伴奏的節奏型及選取打擊樂器。宜采取分組討論自由結合討論方法,并進行分別試唱試奏,尊重學生的創作實踐活動,給予鼓勵。
5.表演實踐。
以小組為主或以小組為主邀請外組同學參加。能夠選取《小小羊兒要回家》,也可選取《剪羊毛》。曲目、隊伍確定后,進行適當的排練活動,然后展示表演成果。這一環節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用心配合、做好服務,如道具、伴奏等,學生要什么盡量服務好,但不是去“發號施令”、“指責”。
學歌譜
讓我們先學會這首優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嗎?
(1)輕聲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幾處全音符。
(3)解決歌曲的難點。
(4)加上節奏念歌詞。
學唱歌曲
(1)輕聲唱(2)注意“延長音”,請學生說說用在歌曲后面的用處?
創造表現
1、聆聽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填寫表格
2、創編歌曲,進行表演。
教后反思:
本課是一首較慢的歌曲。學習這課需要學生氣息長,所以在學歌之前要做好氣息的練習,并且每句歌詞旋律大,音域跳度也很大,需要分開小節學習,由慢漸快。歌曲情緒的把握還需要教師語言鋪墊,生動的描述才能讓學生體會歌曲意境。樂理知識學生結合原先的知識很簡單就掌握,教師語言很關鍵。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案(二):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能用流暢、優美的聲音表現放牧晚歸的情景。
2、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潛力以及對歌曲的表演創作潛力。
3、透過歌曲學習,能了解掌握全音符和延長記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歌曲,表現歌曲。
2、教學難點:掌握全音符、延長記號。
三、教學準備:圖片數張、小羊標志數個、答題紙各組一張、磁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全音符x---)
1、客人引入:
師:這天,老師請來一位客人,瞧,(出示小牧童圖片,并與大家打招呼)猜猜他是干什么的?
師:小牧童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想考考咱們!小朋友,你們有信心嗎?
2、復習舊知:(出示寫有各種音符的小羊圖片)
師:瞧,這些羊兒多可愛啊!咦,它們身上還有好多符號呢?小朋友你們認識嗎?這兒有幾個羊圈,請小朋友把同一符號的羊兒趕進一個羊圈,并給羊兒的家選取正確的名字!——小組合作完成,給正確的小組發小羊標志
3、引出新知:(出示寫有全音符的小羊圖片)
師:在小朋友的幫忙下,羊兒都回到自己家了,瞧,這兒還有兩只呢?它們的家在哪兒呢?你明白這個音符叫什么嗎?學生討論
師:它叫全音符,那請小朋友想想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全音符唱幾拍啊?(暗示得出四拍)
4、鞏固新知:
⑴、出示歌譜,找一找有幾個全音符,并指出。
⑵、唱一唱,鞏固四拍的感受。⑶、連貫的逐句跟唱歌曲旋律。(為歌曲學唱作鋪墊)
二、寓教于樂
走進草原,學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1、初聽音樂,體驗音樂情緒
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多媒體)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來和我們做朋友了呢?
你想變成一只小羊和他們一齊玩耍嗎?趕快帶上你們的親自做的`小羊頭勢吧!
身體隨著音樂扭動,手上打四拍字的節奏。
誰能說說剛才聽到的這段音樂情緒怎樣?速度呢?
2、初聽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小羊兒要回家》
我們不是和他們玩的很快樂嗎?它們怎樣要走回家呢?回哪個家呢?
認真聽歌曲,聽完告訴我答案好嗎?
3、學歌譜
讓我們先學會這首優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嗎?
(1)輕聲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幾處全音符。
(3)解決歌曲的難點。
(4)加上節奏念歌詞。
4、學唱歌曲
(1)輕聲唱(2)注意“延長音”,請學生說說用在歌曲后面的用處?
三、創造表現
1、聆聽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填寫表格
2、創編歌曲,進行表演。
四、完美結課
教后反思:本課是一首較慢的歌曲。學習這課需要學生氣息長,所以在學歌之前要做好氣息的練習,并且每句歌詞旋律大,音域跳度也很大,需要分開小節學習,由慢漸快。歌曲情緒的把握還需要教師語言鋪墊,生動的描述才能讓學生體會歌曲意境。樂理知識學生結合原先的知識很簡單就掌握,教師語言很關鍵。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案(三):
《小小羊兒要回家》教學設計
【教材資料】
人民音樂出版社教材第六冊第五課《牧童之歌》—第一課時《小小羊兒要回家》
【課型】唱歌課
【年級】小學三年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流暢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表現放牧晚歸的情景。
2.在歌曲學習中,感受內蒙古音樂的風格,并在音樂中體會人與動物、大自然的密切關系,激發對完美生活的向往。
3.透過歌曲學習,認識全音符和延長記號,并體會其在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流暢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表現放牧晚歸的情景。
【教學難點】
全音符、延長記號的準確演唱,歌唱氣息的正確運用,引導學生用聲音表達情感,
[教具準備}PPT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教師透過《喜洋洋與灰太狼》引入《大家一齊來喜洋洋》的律動。
二、動畫導入,趣味練聲
(一)和學生交流羊兒一家,激發學習興趣。
A四分音符介紹
B八分音符
C二分音符
D全音符
(二)透過認小羊的游戲鞏固全音符。
師:天黑了,小小羊兒要回家了。在黑暗中,你們還認得他們嗎?還記得它們的叫聲嗎?
(三)第一樂句的學唱
A一聽找怎樣喊的,里面有沒有全音符。
B二聽比較聆聽分析(學生分句唱1)
C學生跟鋼琴演唱(生2唱)
四、感受歌曲,激發情感
初聽感受(1、2遍).完整聆聽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思考兩個問題,聽后回答。
1、歌曲在你腦海中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2、歌曲中的全音符出現了幾次。(6次)
五、學唱歌曲,表達情感
1.第一樂句的學唱
A初唱一樂段思考,在那換氣適宜?(生1唱段一)
B聽旋律思考“V“,教師總結換氣記號?(生2唱段一)
A生演唱歌曲注意換氣位置。(生1唱樂句2)
2、第二樂句的學唱
A聽教師范唱1遍
B生唱,教師指導
3、第二樂段學唱
A第四次完整聆聽樂曲,學唱最后半樂句。
B兩處休止符的處理
4、歌曲完整演唱
A隨琴完整演唱歌曲
B挑選適宜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注意:以下資料做為機動部分,看學生掌握狀況而定。六演繹歌曲,升華情感
1.了解內蒙古
2.觀看《小小羊兒要回家》的演唱錄像。
3.完整演繹歌曲,并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