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小故事
林肯的小故事(一):
林肯的小故事:林肯回擊青年的污蔑
有一次,林肯總統正在演講,突然一個青年遞給他一張紙條。林肯打開一看,上面只有兩個字:“傻瓜”。林肯臉上掠過一絲陰云,隨即鎮定地說了一番話,就有力地反駁了這一污蔑。
本總統收到過許多匿名信,全部只有正文,不見署名,而這天正好相反,剛才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卻忘了給我寫信。”說完,便繼續他的演講。
林肯的小故事(二):
林肯的小故事:林肯的辯護
美國的第16任總統林肯在從政之前,曾是一位優秀的律師。他在法庭上的機智是有口皆碑的,有一次,竟一言不發擊敗了原告律師。
在法庭上,原告律師先發言,把一個簡單的論據翻來覆去講了兩個小時,講得聽眾都不耐煩了。臺下一片嗡嗡聲,有人竟打起瞌睡。之后是林肯上臺替被告辯護。只見他走上講臺,一言不發。臺下嗡嗡聲沒了,大家感到很奇怪。林肯等了一會兒,先把外衣脫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一口水,又把玻璃杯放下,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把外衣脫下,又喝水,這樣敢復了五六次。屋里的聽眾被林肯的啞劇逗笑了,有的竟笑得死去活來。而林肯竟始終一言不發,在一片笑聲中走下講臺,他的對手就這樣被笑輸了。
又作為律師,一言不發打贏官司是十分罕見的。原告律師已經把聽眾搞得不耐煩了,林肯如果再長篇大論,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他的高明之處,即在于以啞劇的方式攻擊對手的弱點。
林肯的小故事(三):
林肯的小故事
又有—次,—個婦人來找林肯,她理直氣壯地說:“總統先生,你—定要給我兒子—個上校的職位。我們就應有這樣的權利,因為我的祖父曾參加過雷新頓戰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惟—沒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親又參加過納奧林斯之戰,我丈夫是在曼特萊戰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說:“夫人,你們—家三代為國服務,對國家的貢獻實在夠多了,我深表敬意。此刻你能不能給別人—個為國效命的機會?”那婦人無話可說,只好悄悄走了。
有人認為林肯對待政敵的態度不夠強硬,對他說:“你為什么要讓他們成為朋友呢?你就應想辦法消滅他們才對。”“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使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溫和地說。
青年時代的林肯在伊利諾斯州的圣加蒙加入民兵。上校指揮官是—個矮個子,身高只有四英尺多—點,而林肯的身材個性高大,大大超過指揮官。由于林肯自己覺得身材高,他習慣于垂著頭、彎著腰走路。上校看見他那彎腰曲背的姿勢十分生氣,把他找來訓斥—頓。
“聽著,阿伯,”上校大聲喊道:“把頭高高地抬起來,你這家伙!”
“遵命,先生。”林肯恭敬地回答。
“還要再抬高點。”上校說。
“是不是要我永遠這個樣貌?”林肯問道。
“當然啦,你這家伙,這還用問嗎?”上校冒火啦。
“對不起,上校,”林肯面帶愁容地說,“那么只好與你說聲再會啦,因為我永遠看不見你了!”
林肯的小故事(四):
林肯的故事:林肯與臺階的故事
一個1周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抬頭向上瞅了瞅,他放下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并用留意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臟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之后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民,家境極為貧窮。林肯斷斷續續地理解正規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前后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在他51歲那年,他最后問鼎白宮,并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被馬克思稱之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無數級臺階——生活、學習和工作。如何應對和攀登這些人生之階?對于孩子,是牽著手、攙扶著上,還是抱著上?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答案。顯而易見,如果家長牽著、攙扶著孩子,就會使孩子產生依靠性,常常把父母當成拐棍而難以自立。如果家長抱著孩子上臺階,把孩子攬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會成為被“抱大的一代”,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更難立足于社會。平時,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學接送,晚上陪讀,甚至考上大學父母還要跟著做“保姆”。孩子大學畢業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單位,當“職介”……這樣,孩子是很難自立成人大有作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讓孩子吃點苦,有“臺階”讓他自己爬。這樣,孩子也許能“一鼓作氣”,攀上光輝的頂點。:
林肯的小故事(五):
林肯的故事:美國總統林肯的獨斷
總統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將六個幕僚召集在一齊開會。林肯提出了一個重要法案,而幕僚們的'看法并不統一,于是七個人便熱烈地爭論起來。林肯在仔細聽取其他六個人的意見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確的。在最后決策的時候,六個幕僚一致反對林肯的意見,但林肯仍固執己見,他說:“雖然只有我一個人贊成但我仍要宣布,這個法案透過了。”
上看,林肯這種忽視多數人意見的做法似乎過于獨斷專行。其實,林肯已經仔細地了解了其他六個人的看法并經過深思熟慮,認定自己的方案最為合理。而其他六個人持反對意見,只是一個條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就應力排眾議,堅持己見。因為,所謂討論,無非就是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選取出一個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對的,那還有什么猶豫的呢?
林肯的小故事(六):
林肯的故事:林肯巧發逐客令
當了總統的林肯也有煩惱,他雖然身體不舒服,還有人來到白宮,向他要求一官半職。林肯請秘書為他擋住這些嘮嘮叨叨的家伙。當然,也有人想方設法要求見林肯。
一次,有個林肯的家鄉人求見。林肯很高興。就請他進來,誰知那人也是來求官做的。一進門來就不肯走了。
林肯摸清他的來意后,雖然心中不高興,但有礙于鄉情和禮貌,不便直接發“逐客令”。只好應付他幾句話,正好醫生來了,林肯像遇到救兵似地向醫生伸出手說,“醫生,您瞧,我手上的班點到底是些什么東西呀?
他趁不速之客不注意,偷偷地朝醫生使了個眼色。
醫生是個何等聰明的人,他明白林肯的暗示,故作驚訝地說:“哎呀!這不不是假天花嗎?”
“什么叫假天花?”來客警惕地問。
醫生說:“就是輕度的天花。”
林肯說,“醫生,我全身都有,很不舒服,您看它是會傳染的,對嗎?”
醫生故作嚴肅地說:“是的,會傳染的,十分傳染,說著把口罩戴了上去。
那位來客有點慌了,立刻起身,順水推舟:“既然林肯先生身體不適,我也不便打攪了。我要走了。”
林肯說,“你不是有事嗎?”
來客著急地說:“沒有,沒有,我只是來探望你的。”說著匆匆忙忙地跨出大門。
林肯和醫生望著他的背影,相視而笑。
林肯的小故事(七):
林肯的故事:林肯刻苦練習演講口才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
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鐘、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
他聽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貌,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最后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并最終踏入政界。
林肯的小故事(八):
林肯的故事:道格拉斯幫林肯拿帽子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白宮東門口發表總統就職演說。當他緩慢地走上演講臺時,臺下人頭攢動,掌聲四起,人們向他表示熱烈的歡迎。
然而,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一個細節卻讓林肯有些局促,甚至是無比尷尬;演講臺上沒有桌子,讓他不明白該把手杖和碩大的帽子放在哪里才好。他向四周望了望,最后看到一處柵欄,便將手杖掛在上面,而帽子呢,柵欄太高,掛不上去。放在地上吧?顯然不適宜;戴著嗎?他也不能這么做。應對全國民眾演講,脫帽是務必的禮儀。
正在他尷尬之際,聯邦議員道格拉斯走上前來,伸手接過林肯的帽子,捧在手里,直到所有儀式都結束了,林肯友好地向道格拉斯點頭示意,道格拉斯才把帽子遞了回去。其實,道格拉斯與林肯從年輕時就有許多恩怨糾葛。
道格拉斯出生名門,年輕時就是美國政壇的一顆明星,而林肯出身貧寒,兩人同在春田市時(52article.),都曾追求過瑪麗,瑪麗最終成了林肯的夫人,道格拉斯為此一向耿耿于懷。兩個人的政見分歧也很大,個性是在對待美國黑奴問題上,更是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道格拉斯代表民主黨跟代表共和黨的林肯競選國會議員時,林肯向道格拉斯發起論戰邀約,兩人就在伊利諾斯州針鋒相對開展多次辯論。一年前,兩人又分別作為兩黨的總統候選人展開激烈角逐。競選議員,道格拉斯勝出;競選總統,林肯獲勝。而道格拉斯雖敗猶榮,因為他的失敗是由于民主黨的分裂,林肯只以微弱的優勢勝出。
道格拉斯有很多理由不服氣,甚至能夠看林肯當眾出丑,發泄一下心中的積怨。然而,他選取了伸出援手。舉手之間,彰顯了道格拉斯的修養和氣度,每個人的理念見解能夠不同,但是氣度和修養卻是超越一切紛爭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