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杭州畫室   2021-09-07 18:15   214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一):一、單選題1、當出租車租金上漲后,對公共汽車服務的(B)(替代品)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2、以下不是直接影響需求的因素或條件是(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一):

  一、單選題

  1、當出租車租金上漲后,對公共汽車服務的(B)(替代品)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2、以下不是直接影響需求的因素或條件是(D)

  A、價格 B、偏好 C、收入 D、成本

  3、若需求曲線富有彈性,其確切的含義是價格上升會引起(A)

  A、購買者購買量的下降 B、購買者購買量的增加

  C、購買者總支出的增加 D|、購買者總支出的減少

  4、市場均衡意味著(D)

  A、在某價格水平上供給數量等于需求數量 B、在均衡價格水平上,每一個買者都能夠買到想買的數量,每一個賣者都能夠賣出想賣的數量 C、價格沒有變動的趨勢 D、上述答案均正確

  5、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補的,則A的價格下降將造成(A)(B需求的變動)

  A、商品B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B、商品B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C、商品A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D、商品A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6、加入一個完全競爭廠商接到訂單價格小于平均成本但但大于平均可變成本,它就應是(C)

  A、停止生產 B、生產且有利潤 C、虧損但繼續生產 D、生產且利潤為零

  7、如果價格下降10%能使買者總支出增加10%,則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A)

  A、富有彈性 B、具有單位彈性 C、缺乏彈性 D、其彈性不能確定

  8、已知XY兩種商品的交叉彈性—-0。4,則這兩種商品是(C)

  A、獨立品 B、替代品 C、補充品 D、不能確定 交叉彈性大于0,即是替代品,交叉彈性等于0,即是無相關,交叉彈性小于0,即是互補品

  9、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短期均衡條件是(C) (MR=SMC)

  A、P=AR B、P=MR C、P=MC D、P=AC

  10、已知商品X的價格10元,商品Y的價格是3元,假定消費者有收入100元,他打算購買7單位的X,10單位的Y,這時商品X和Y的邊際效用是50和18,如果要獲得最大效用,他就應(B)(50/10=5 18/3=6 5<6 故減少X,增加Y)   A、停止購買 B、增加Y,減少X C、同進增加購買X ,Y D、減少Y,增加X   11、市場失靈是指(A)   A、市場不能有效配置稀缺資源 B、市場完全不好   C、收入分配不均 D、資源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配置不均   12、如果上游工廠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飲水,按科斯定理(B),問題就能夠妥善解決   A、不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 B、只要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   C、只要產權明確,不管交易成本多大 D、不論產權是否明確,交易成本是否為零   13、市場不能帶給純粹公共產品是由于:(D)   A、公共產品不具有競用性 B、公共產品不具有排他性   C、消費者都想免費搭車 D、以上三種狀況都是   14、若一種商品的消費量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而減少,一般來說,改商品是(D)   A、正常品 B、奢侈品 C、必需品 D、劣質品   15、吉芬商品表現為(B)   A、需求收入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都是正值 B、需求收入彈性為負,需求價格彈性為正   C、需求收入彈性為正,需求價格彈性為負 D、需求收入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都是負值   二、作圖分析說明題   1、作圖說明賦稅是如何造成經濟剩余的無謂損失   2、作圖說明利率提高是何增加或是減少家庭儲蓄的兩種圖型,并做必須的分析   三、計算題   1、從甲地到乙地汽車原價為10元,火車的乘客為12萬,當汽車的票價由原先的10元減至8。5元時,火車乘客的人數減至10。56萬,則火車乘客與汽車票價的價格交叉彈性為多少   答:[(10。56-12)/12]/[(8。5-10)/10]=0。8   四、名詞解釋   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之差,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所得好處的總和。   機會成本,是把該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下的在其他各種可能的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   邊際替代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所需要放下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被稱為商品的邊際替代率。   五、案例分析   世界許多城市都以前對租房的租金標準進行控制,主要理由是阻止租金過高而影響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你認為這種做法好嗎   六、簡答題   1、影響需求價格彈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相近替代品的可獲得性;必需品與奢侈品;市場的定義;時光框架   2、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法的類型及其并不總是有效的原因   答:類型:用道德規范和社會約束來解決;慈善行為;利益各方簽訂合約;依靠有關各方的利己來解決   不總是有效的原因:交易成本;固執;協調問題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二):   單項選取題   1、看不見的手是指(D)   A、機會成本 B、政府 C、利潤 D、價格   2、經濟學中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數人生活在貧困中 B、相對于資源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不足的   C、用資源務必思考下一代 D、世界上的資源終將被人類消耗光   3、如果x與y商品是互補品,x價格下降,將使y(B)(x價格下降,需求量必定增加,y的需求也增加)   A、需求量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減少 D需求減少   4、冰棒的需求價格彈性(A)藥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題中哪個是規范經濟學的命題(A)   A、征稅對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1982年8月政府把貼現率降到10%   C、1981年失業率超過9% D、社會保險稅的課稅依據已超過30000美元   6、如果消費者地預算收入為50美元,商品X和Y的價格均為5美元,消費者打算購買6單位X和4單位Y,商品X、Y的邊際效用分別為25和20,那么,要到達效用最大化,他就應(D)   A、按原計劃購買 B、減少X和Y的購買量 C、增加X、Y的購買量 D、增加X的同時減少Y的量   7、消費者預算線發生平移時,連接消費者均衡點的曲線稱為(C)   A、需求曲線 B、價格-消費曲線 C、收入-消費曲線 D、恩格爾曲線   8、當某人應對一張彩票時,如果是U[PW1+(1-P)W2]   則意味著這個人是屬于下列哪一類人(B)   A、風險回避者 B、風險喜愛者 C、風險中立者 D、都不是   9、如果某廠商增肌以單位勞動使用量能夠減少三單位資本,而仍生產同樣的產出量,則MRTSLK為:(B)   A、1/3 B、3 C 、-3 D、6   10、MC曲線到達最低時(A)   A、MP最大 B、AVC最小 C、TC最大 D、AC最小   11、某廠商每年從企業的總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為自我所帶給的生產要素的報酬,這部分資金被視為(D)   A、顯成本 B、隱成本 C、會計成本 D、經濟利潤   12、LAC曲線(A)   A、當LMCLAC 時上升 B、隨LMC曲線下降而下降   C、隨LMC曲線上升而上升 D、透過LMC曲線的最低點   13、在完全競爭市場中,(C)   A、消費者是價格理解者。而企業不是 B、消費者和企業都不是價格理解者   C、消費者和企業都是價格理解者 D、企業是價格理解者,而消費者不是   14、一個企業在以下哪種狀況下就應關掉(A)   A、PMR   15、短期內,完全競爭廠商只能透過對(D)調整來實現最大利潤   A、生產規模 B、價格 C、全部生產要素 D、產量   16、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就應是(C)   A、曲線上超過平均成本最低點的部分 B、曲線上超過收支相抵點的部分   C、曲線上的停滯營業點和超過停滯營業點以上的部分   D、曲線上的收支相抵點和超過收支相抵點以上的部分   17、下列哪一種狀況對單一價格壟斷者是不正確的(B)   A、由于只有一個企業,企業的需求就是行業的需求 B、由于沒有替代品,需求缺乏彈性 C、平均收益曲線就是需求曲線 D、邊際收益曲線就是需求曲線   18、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之間的主要區別是(C)   A、廠商的廣告開支不一樣 B、非價格競爭的種類不一樣 C、廠商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不一樣 D、以上都不對   19、下列哪一個不是壟斷競爭的特征(A)   A、廠商數目很少 B、進出該行業容易   C、存在產品差異 D、廠商忽略競爭對手的反應   20、壟斷競爭廠商實現最大利潤的途徑有(D)   A、調整價格從而確定相應產量 B、品質競爭 C、廣告競爭 D、以上都有可能   21、在囚犯的兩難選取中,(C)   A、雙方獨立依照自身權益行事,導致最好的結果 B、雙方進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C、雙方獨立依照自身權益行事,導致最不好的結果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22、如果廠商處于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變要素,則該廠商對要素A的需求曲線由以下何者給出(A)   A、VMP曲線 B、 MRP曲線 C、MFC 曲線 D、以上都不是   23、基尼系數的增大將證明(A)   A、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B、收入不平均程度的減少   C、洛倫茨曲線與橫軸重合 D、洛倫茨曲線與縱軸重合   24、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D)   A、向右上方傾斜的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線   C、與橫軸平行的線 D、與橫軸垂直的線   25、某工人在工資率為每小時2美元的時候每周掙80美元,每小時3美元的時候每周掙105美元,由此能夠斷定(A)   A、收入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B、替代效應起著主要作用   C、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都沒有發生作用 D、無法確定   26、某項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其產量(A)帕累托最優產品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三種狀況都有可能   27、從社會角度來看,效率要求(C)之間相等   A、社會邊際收益和社會邊際成本 B、社會邊際收益和私人邊際收益   C、社會邊際成本和私人邊際收益 D、社會邊際成本和私人邊際成本   28、市場失靈是指(C)   A、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資源配置不均 B、大多數產品的市場價格上升太快   C、以市場為基礎的對資源的低效率配置 D、不能產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場過程   29、試圖確保每個人在經濟這個蛋糕中分得公平的一塊的努力,(A)   A、經常導致一個更大的蛋糕 B、增加每個人分得的蛋糕的大小   C、對蛋糕沒有影響 D、經常導致一塊更小的蛋糕   30、如果上游工廠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飲水,按科斯定理(B)問題即可妥善解決   A、不管是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 B、只要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   C、只要產權明確,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不論產權是否明確,交易成本是否為零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三):   一、 單項選取   1。 產量的增加量除以生產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c)   A 平均產量   B 邊際成本   C 邊際產量   D 平均成本   2。 生產要素(投入)和產量水平的關系叫:a)   A 生產函數   B 生產可能性曲線   C 平均成本曲線   D 總成本曲線   3。使用50個單位的勞動,一個廠商能夠生產出1800單位的產量,使用60個單位的勞動,一個廠商能夠生產出2100單位的產量,額外一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是: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了其中一種生產要素的使用量,這種要素的邊際產量上升,這時候,生產函數表現出:b)   A 收益持續不變   B 收益遞減   C 成本遞減   D 收益遞增   5。我們明白,在生產過程中一種要素的收益遞增發生在:b)   A 在其他要素持續不變時,多使用這各要素,產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持續不變時,多使用這各要素,這種要素的邊際產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持續不變時,多使用這各要素,這種要素的平均產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應增加時,多使用這各要素,這種要素的邊際產量增加。   6。在生產者均衡點上:d)   A MRTSLK=w/r   B MPL/w=MPk/r   C 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曲線相切   D 上述都正確   7。等成本曲線平行向外移動證明:d)   A 產量提高了   B 成本減少了   C 生產要素的價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產要素的價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當雇傭第7工人時,每周產量從100單位增加到110單位,當雇傭第8個工人時,每周產量從110單位增加到118單位。這種狀況是:a)   A 邊際成本遞減   B 邊際成本遞增   C 規模收益遞增   D 勞動密集型生產   9。如果某廠商增加一單位勞動使用量能夠減少三單位資本,而仍生產同樣的產出量,則MRTSLK為:b)   A 1/3   B 3   C -3   D 6   10。等產量曲線是指在這曲線上的各點代表:d)   A 為生產同等產量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比例是不能變化的   B 為生產同等產量投入要素的價格是不變   C 不管投入各種要素量如何,產量總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所能生產的產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線平行向外移動證明:b)   A 產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產要素的價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產要素的價格按不一樣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線圍繞著它與縱軸(Y)的交點逆時針移動證明:c)   A 生產要素Y的價格上升了   B 生產要素X的價格上升了   C 生產要素X的價格下降了   D 生產要素Y的價格下降了   13。如果確定了生產要素組合,d)   A 在生產函數已知時可確定一條總成本曲線   B 就能夠確定一條總成本曲線   C 在生產要素價格已知時可確定一條總成本曲線   D 在生產函數和生產要素價格已知時可確定總成本曲線上的一個點   14。經濟學中短期與長期劃分取決于:d)   A 時光長短   B 可否調整產量   C 可否調整產品價格   D 可否調整生產規模   二、 多項選取   1。 生產要素是指生產過程中能幫忙生產的各種手段,它包括:abce)   A 資本   B 勞動   C 土地   D 大海   E 企業家的才能   2。平均產量是ad)的函數:   A 總產量   B 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   C 邊際產量   D 可變要素的數量   E 不變要素的數量   3。 產量曲線具有如下性質:abcde)   A 凸向原點   B 斜率為負   C 任何兩條等產量曲線不能相交   D 離原點越遠的等產量曲線表示產量越大   E 等產量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等于該點的邊際技術替代率   4。 規模收益遞增的原因有:abc)   A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可能會提高勞動力和資本的專業化分工程度,進而提高效率   B 某些技術和投入只有在足夠大的產量規模時才可使用   C規模收益遞增還有可能由于增強了技術創新潛力   D 企業規模擴大后更易于管理   E 企業規模越大,產量就越大從而收益遞增   5。 在短期內,生產劃分為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特征如下:acd)   A 生產第一階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產第一階段的特征是MPL

  C生產第二階段的特征是APL> MPL

  D生產第三階段的特征是APL> MPL;MPL≤0

  E生產第二階段的特征是APL< MPL<0   三、 概念題   生產函數 勞動邊際產量 勞動平均產量 等產量曲線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邊際技術替代率 等成本線 生產者均衡 規模收益不變 規模收益遞增 規模收益遞減   四、 問答題   1。 在生產的三個階段中,問:為什么廠商的理性決策應在第二階段   2。 一個企業主在思考再雇傭一名工人時,在勞動的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中他更關心哪一個為什么   參考答案:   1。廠商不會在勞動的第一階段經營,因為在這個階段,平均產量處于遞增狀態,邊際產量總是大于平均產量,這意味著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引起的總產量的增加,也會使可變要素的平均產量有所提高;廠商也不會在勞動的第三階段經營,因為在這個階段可變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權總產量減少,邊際產量為負。同樣,廠商了不會在生產的第一、三階段經營,所以廠商的理性決策應在第二階段,這時勞動及資本的邊際產量都是正的(盡管是遞減的),只有在此階段才存在著使利潤到達極大值的要素的最優組合。   2。 一個企業主在思考再雇傭一名工人時,在勞動的平均和邊際產量中他將更關心勞動的邊際產量。我們明白,廠商的理性決策在勞動的第二階段,在這個區域中,勞動的平均產量及邊際產量都是遞減的,但其中卻可能存在著使利潤極大化的點,勞動的第二階段的右界點是使用權勞動的邊際產量為零的點。因此,只要增雇的這名工人的邊際產量大于零,即能夠總產量的增加,企業主就可能雇傭他。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四):   一、單項選取題: (請在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取一個最適合的答案,填在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經濟學是研究(。   A、企業如何賺錢的問題 B、如何實現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   C、用數學方法建立理論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問題。   2、下列(是屬于規范經濟學研究范疇的。   A、電冰箱在夏季熱銷的原因分析   B、政府就應如何改變收入分配不均的現象   C、對中國經濟實現經濟增長率超過8%的研究   D、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研究   3、當其它條件不變,而汽油的價格上升時,對小汽車的需求量將:(   A、減少; B、持續不變; C、增加; D、不確定。   4、供給規律能夠反映在(。   A、 消費者不再喜歡消費某商品,使該商品的價格下降   B、政策鼓勵某商品的生產,因而該商品的供給量增加   C、生產技術提高會使商品的供給量增加   D、某商品價格上升將導致對該商品的供給量增加   5、如果某商品需求的價格彈性充足,假定其它條件不變,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就應(。 A、適當降低價格; B、適當提高價格;   C、持續價格不變; D、價格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6、某企業產品總收入TR與產量Q的函數TR=-4Q2 + 80Q - 108,那么總收入最大時的產量Q為(。   A、40 B、30 C、20 D、10   7、下方除了(外,都是對物品的邊際效用的正確理解。   A、 每增加(減少)一個單位的對物品的消費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減)量 B、 最后增加的那個單位的消費所帶給的效用 C、消費必須數量的某種物品所獲得總效用   TU/Q(TU表示總效用,Q表示物品數量)D、數學表達式為MU=   8、某先生辭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 1%),辦一獨資企業,如果不思考商業風險,則該先生自辦企業按月計算的機會成本是(。 A、2,000元 B、100,000 C、1,000元 D、101,000元 9、當Q=2。5L0。7K0。8時,其規模報酬就應是A、遞增 B、遞減 C、不變 D、無法確定   10、如果增加一單位勞動可減少三單位資本且能使產量不變,則MRTSLK為:A、 1/3 B、 3 C、 1 D、 6   11、就短期邊際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關系來說(。 A、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則邊際成本下降;   B、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則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C、如果邊際成本上升,則平均成本上升;   D、如果邊際成本上升,則邊際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12、當企業生產處于規模經濟不變的階段時,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 A、左端 B、右端 C、最低點 D、無法確定   13、在某一產量水平上,廠商的平均成本到達了最小值,則(。 A、 廠商的經濟利潤為零 B、廠商獲得了最小利潤 B、 廠商獲得了最大利潤 D、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14、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與短期均衡的區別是長期均衡的A、 P=ACmin B、P=AC   C、廠商的主觀需求曲線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相切 D、主觀需求曲線與客觀需求曲線相交 15、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時,(。 A、P=MR=MC B、P=MR=AC C、P=MR=MC D、P=MC=AC   16、寡頭壟斷廠商的產品是(。 A、同質的 B、有差異的   C、既能夠是同質的,也能夠是有差異的 D、以上都不對   17、假設某企業實行第三種差別定價法,如果分市場A的需求價格彈性大于分市場B的需求價格彈性,則A市場的價格(PA)與B市場的價格(PB)關系是(。 A、 PA=PB B、PA < PB C、 PA > PB D、無法確定。

  (3) 寫出該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4) 當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2000-100P時,行業長期均衡時市場交易量是多少容納的.廠商數量

  學期期末考試微觀經濟學試卷(B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取題:20分(請在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取一個最適合的答案,填在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小題)

  1、B; 2、B; 3、A; 4、D; 5、A; 6、D; 7、C;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C; 15、C; 16、C; 17、B; 18、B; 19、C; 20、C。 二、簡答題:(32分,共4小題,每小題8分)

  1、請用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解釋:如果豬肉價格下降,對豬肉的需求為什么會增加。 答:豬肉價格的下降會增加人們對它們的需求量,這是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因為當豬肉的價格下降后(其他商品如牛肉、雞肉和雞蛋等到的價格不變),人們在必須限度內就會少買這些肉蛋類商品,而把原先用于購買這些商品的錢轉而用于購買豬肉。就是說,豬肉價格下降會促使人們用豬肉支替代上述肉蛋類商品,從而引起對豬肉需求量的增加。這就是價格變化的替代效應。(3分)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是以人們的購買力為前提的,而人們的購買力主要來自他們的貨幣收入。其他商品價格不變而豬肉的價格下降,這意味著同量的貨幣收入在不減少其他商品消費量的狀況下,能夠買進更多的豬肉。因為豬肉價格的下降實際上表示人們的實際收入提高了。就是說,豬肉價格的下降會促使人們增加對包括豬肉在內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這就是收入效應。(3分)因此,當作為正常商品的豬肉的價格下降時,由于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共同作用,人們對它們的需求量會比價格變化前增加。(2分) 說明:若學生用無差異曲線圖形進行分析正確,也得分。

  2、簡述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的含義、條件、原因及好處。

  答:1)含義:在生產技術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變的條件下,連續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到達必須水平后,邊際產量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它具有普遍性。(3分)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2分)

  技術務必持續不變;至少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數量持續不變;是在可變投入增加到必須程度之后才出現的;假定所有的可變投入是同質的。

  2)。原因:要素之間的替代關系具有必須的限度。(1分)

  3)。好處:靠可變要素投入增加產量是有限的,投入水平就應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技術進步是增加產量的根本出路。(2分)

  3、結合圖形分析說明廠商的生產階段是如何劃分的為什么企業只會在第二階段生產

  答:根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所決定的可變要素投入增加過程中MP、TP、AP之間的關系,可將可變要素的投入分為三個階段。(5分) 設產品價格P、要素價格W、固定成本FC不隨可變要素投入和產量增加而變化,由利潤函數 π=PQ-WL-FC=Q(P-W/AP-FC/Q)可知,在生產函數的第一階段,由于Q和AP隨L的增加而提高,π會增加;在第三階段,π會減少;第二階段為技術合理階段。(3分) (若未作圖或作圖錯誤,但語言描述正確也可得5-6分。)

  4、比較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長期均衡時的條件、位置、獲利狀況。 答:第一,二者的均衡條件不一樣。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

  P=MR=SMC=LMC=SAC=LAC。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MR=LMC=SMC。(3分)

  第二,獲得的利潤不一樣,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均衡時只能獲得正常利潤;而壟斷廠商由于其他廠商無法進入該行業,可能獲得超額壟斷利潤;(3分)。

  (2) 試求該市場到達長期均衡時的價格; (3) 寫出該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4) 當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2000-100P時,行業長期均衡時市場交易量是多少容納的廠商數量

  解:(1)(4分)LAC=LTC/q=8-4q+q2 ;LMC=dLTC/dq=8-8q+3q2 (2)(4分)由于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時超額利潤為零,價格是平均成本的最低點。令LAC‘=0,得q=2時,LAC最低點=4=P

  (3) (2分)因為是成本不變的行業,行業的供給曲線為P=LAC最低點=4

  (4)(4分)將P=4代入市場需求函數,得行業長期均衡時市場交易量為Q=1600 ; 容納的廠商數量為 Q/q=800。

  微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五):

  一、單項選取題: (15分,請在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取一個最適合的答案,填在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5小題。)

  1、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

  A、怎樣生產 B、生產什么,生產多少 C、為誰生產 D、以上都包括

  2、下列命題中哪一個不是實證經濟學命題(。

  A、1981年失業率超過9% B、聯邦所得稅對中等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C、1982年8月聯儲把貼現率降到10% D、社會保險稅的課稅依據現已超過30000美元

  3、所有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項以外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

  A、購買者收入變化 B、商品自身價格下降

  C、其他相關商品價格下降 D、消費者偏好變化

  4、預算線反映了(。

  A、消費者的偏好 B、消費者的收入約束 C、貨幣的購買力 D、消費者人數

  5、在生產者均衡點上,(。

  A、MRTSLK > PL/PK B、MPL / PL < MPK/ PK   C、等總產量曲線與等成本曲線相切 D、上述都不正確   6、某先生辭去月薪2,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 1%),辦一獨資企業,如果不思考商業風險,則該先生自辦企業按月計算的機會成本是(。   A、3,000元 B、100,000 C、2,000元 D、1,000元   7、如果某產品的生產函數為Q=3K1L2 (其中,Q為產量,K、L為資本、勞動力的投入數量),則該產品的規模收益類型為(。   A、規模收益遞增 B、規模收益遞減 C、規模收益不變 D、不能確定   8、某企業產品總收入TR與產量Q的函數TR=-4Q2 + 80Q - 108,那么總收入最大時的產量Q為(。   A、40 B、30 C、20 D、10   9、在任何市場中,廠商的平均收益曲線能夠由(。   A、他的產品的供給曲線表示 B、他的產品需求曲線表示   C、行業的產品供給曲線表示 D、行業的產品需求曲線表示   10、要能有效地實行差別定價,下列哪一條以外都是具備的條件(。   A、分割市場的潛力 B、持續市場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較有彈性的需求時被雇客再售賣   C、一個巨大的無彈性的總需求 D、每個分市場上不一樣的需求價格彈性   11、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與短期均衡的區別是長期均衡的(。   A、P=ACmin B、廠商的主觀需求曲線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相切   C、P=AC D、主觀需求曲線與客觀需求曲線相交   12、寡頭壟斷廠商的產品是(。   A、同質的 B、有差異的 C、既能夠是同質的,也能夠是有差異的 D、以上都不對   13、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兩種產品市場相比較,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A、前者與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無法確定   14、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在于(。   A、邊際成本遞減 B、邊際生產力遞減 C、邊際效用遞減 D、規模報酬遞減   15、外部效應能夠產生于(。   A、人的消費行為而非生產行為 B、人的生產行為而非消費行為   C、人的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 D、以上都不是。   二、決定題:(20分,要求決定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劃√,錯誤的在括號內劃×。每小題2分,共10小題。)   1。(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必須增加。   2。(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化將導致它的供給量變化,但不會引起供給的變化。   3。(假定兩商品的交叉彈性為-1。8,那么這兩種商品是互補品。   4。(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否則交點的效用無法決定。   5。(就經濟學好處而言,任意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該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   6。(如果邊際產量遞減,那么平均產量必須也是遞減的。   7。(平均固定成本在所有產量上都是不變的。   8。(規模報酬遞減意味著長期平均成本下降。   9。(完全競爭市場廠商會花費許多金錢為產品作廣告。   10。(古諾雙頭壟斷下的產量高于串謀時的產量。   三、簡答題:(24分,簡要回答以下問題。每小題8分,共3小題。)   1、簡述需求規律及其原因。   2、作圖說明短期生產函數Q=f(L,K的TPL曲線、APL曲線和MPL曲線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3、試用工資上升的替代效應、收入效應解釋勞動供給曲線向后彎曲的原因。   四、計算題:(26分。本大題共3小題,要求寫出必要的計算步驟。)   1、(6分)某產品市場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分別為:   供給:QS=-4。5+16P , 需求:QD=13。5-8P ,試求:   (1) 該產品的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   (2) 均衡點的需求價格彈性。   2、(6分)假定某企業的短期成本函數是TC(Q)=Q3-10Q2+17Q+66。   (1) 指出該短期成本函數中的可變成本部分和不變成本部分;   (2) 寫出下列相應函數:AVC(Q),AFC(Q),AC(Q),MC(Q)。   3、(14分)已知某完全競爭的成本不變行業中的單個廠商的長期總成本函數   LTC=Q3-12Q2+40Q。試求:   (1)當市場商品價格為P=100時,廠商實現MR=LMC時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   (2)該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單個廠商的產量;   (3)當市場需求函數為Q=660-15P時,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廠商數量。   五、論述題:(15分)   試述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均衡的狀況,并評價該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效率。   二、決定題:(20分,要求決定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劃√,錯誤的在括號內劃×,每小題2分,共10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簡答題:(24分,簡要回答以下問題,每小題8分,共3小題。)   1、簡述需求規律及其原因。   答:含義:在需求條件持續不變時,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動關系。需求曲線向右向下傾斜,斜率為負。P↓ 下降會引起 Q↑ 提高。(4分)   原因:收入效應:即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價格變化后,相當于消費者用于購買商品的收入相對增加或減少,從而影響需求量;(2分)替代效應:即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會轉而購買其它效用相同的產品,使得漲價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會減少購買其它效用相同的產品,轉而購買降價商品,使得降價商品的需求量上升。(2分)   說明:解釋也可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同樣得4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狀況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其總的滿足程度(即總效用)會增加,但總效用會以越來越慢的速度增加,即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單位消費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滿足程度或邊際效用是遞減的。邊際效用是消費者主觀評價商品價值的依據。由于邊際遞減規律的作用,使需求曲線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由于邊際效用遞減的作用,邊際購買為消費者帶來的效用必然遞減。在假定單位貨幣的效用量不變,消費者愿意為該邊際購買支付的貨幣量必然要下降,邊際購買量的貨幣支付即為價格。從而導致隨著購買量的增加必然價格下降,即需求規律的存在。)   2、作圖說明短期生產函數Q=f(L,K的TPL曲線、APL曲線和MPL曲線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答:根據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所決定的可變要素投入增加過程中MP、TP、AP之間的關系如圖。(3分)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的關系:(2分)   1)由MP=δTP/δL=dTP/dL可知,當投入為L時,MP為TP曲線上相應點的斜率;   2)MP>0時,TP上升, MP<0時,TP下降;MP=0時,TP到達最大;   3)MP上升時, TP遞增增加, MP下降時, TP遞減增加;   總產量與平均產量:由AP=TP/L可知,當投入為L時,AP為TP曲線上相應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1分)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2分)   1)MP>AP時,AP上升;

  2)MP

  3)MP=AP時,AP到達最大。

  顯然,邊際產量決定總產量和平均產量。

  3、試用工資上升的替代效應、收入效應解釋勞動供給曲線向后彎曲的原因。

  答:勞動者的勞動供給量取決于工資率的高低,而勞動供給曲線的形狀則取決于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大小。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勞動者的收入,從而對勞動時光所產生的影響。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就使得勞動者傾向于購買更多的閑暇時光,從而使勞動時光減少。(2分)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勞動者消費閑暇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關系所產生的影響。工資率提高的替代效應使得勞動供給量增加。(2分)由此可見,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相反。(1分)一般狀況,在工資率較低階段,收入

  效應小于替代效應,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在工資率較高階段,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傾斜。因此勞動的供給曲線呈現向后彎曲的形狀。(3分) 說明:作圖正確同樣可得4分。

  四、計算題:(26分。本大題共3小題,要求寫出必要的計算步驟。)

  1、(6分)某產品市場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分別為:

  供給:QS=-4。5+16P , 需求:QD=13。5-8P ,試求:

  (1) 該產品的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

  (2) 均衡點的需求價格彈性。

  解:(1)Qs=Qd,得P=0。75,Q=7。5(3分);

  (2)Ed=(△Q/△P)*(P/Q)=-8*0。75/7。5=-0。8(3分)

  2、(6分)假定某企業的短期成本函數是TC(Q)=Q3-10Q2+17Q+66。

  (1) 指出該短期成本函數中的可變成本部分和不變成本部分;

  (2) 寫出下列相應函數:AVC(Q),AFC(Q),AC(Q),MC(Q)。

  解:(1)可變成本部分為:Q3-10Q2+17Q; (1分)

  不變成本部分為:66 (1分)

  (2)AVC(Q)=Q2-10Q+17; (1分)

  AFC(Q)=66/Q; (1分)

  AC(Q)=Q2-10Q+17+66/Q; (1分)

  MC(Q)=3Q2-20Q+17; (1分)

  3、(14分)已知某完全競爭的成本不變行業中的單個廠商的長期總成本函數

  LTC=Q3-12Q2+40Q。試求:

  (1)當市場商品價格為P=100時,廠商實現MR=LMC時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

  (2)該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單個廠商的產量;

  (3)當市場需求函數為Q=660-15P時,行業長期均衡時的廠商數量。

  解:(1)根據題意,有:LMC=3Q2-24Q+40 1 分)

  完全競爭廠商的P=MR,所以由P=MR=LMC,得:

  3Q2-24Q+40=100

  解得 Q=10 2 分)

  又因平均成本AC=Q2-12Q+40,將Q=10代入,得AC=20 (2分)

  利潤π=TR-TC=800 (2 分)

  (2)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的條件是P=LACmin

  令LAC’=0,得Q=6

  將Q=6代入LAC,得LACmin=4 (4分)

  (3)將P=4代入市場需求函數,得市場均衡產量為Q=600

  單個廠商的均衡產量為Q=6,所以長期均衡時的廠商數量為600/6=100(家)(3分)

  五、論述題:(15分)

  試述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均衡的狀況,并評價該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效率。

  答: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1)廠商數目很多;(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影響市場價格);2)產品是標準化的;(不一樣企業之間的產品能夠完全替代);3)不存在市場進入壁壘,(企業能夠自由進出市場);4)有關交易的信息是充分的,(任何交易方都能夠實現最優決策)(4分)

  (說明:最重要的特點是:完全競爭廠商只是價格的理解者。答出這一點可得三分)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與收益曲線重合,因此,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可寫為P=MC。(2分)

  在短期,可能獲得超額利潤、正常利潤、虧損等,是否停產取決于價格與平均可變成本的比較。(1分)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P=MR=SMC=LMC=SAC=LAC。此時廠商只能獲得正常利潤。(2分)

  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時,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平均成本等于市場價格、價格的自由波動,這些特點使資源的配臵具有高效率,但是它的限制條件十分嚴格,使它更多的是具有理論上的好處。

  對于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基礎之上的。從長期來看,完全競爭市場同時存在兩方面的調整。一方面,廠商為了在既定的產量下花費最小的成本,將不斷調整短期內不變的生產要素,使得成本為最低。另一方面,行業中廠商的數目成為變量:行業如果存在超額利潤、會引起廠商的進入;行業中代表必廠商出現虧損,行業的廠商將離開該行業。就單個廠商而言,邊際收益既定,而廠商的邊際成本在經過調整之后趨向于長期邊際成本。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狀態下,廠商的平均成本、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都相等,都等于市場價格,這意味著完全競爭市場是有效率的。(1分)

  從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來分析。邊際成本等于市場價格意味最后一單位的產量耗費的資源的價值恰好等于該單位產量的社會價值,此時該產量到達最優。(2分)

  從平均成本等于市場價格來看。平均成本等于市場價格意味生產者帶給該數量的產品所獲得的收益恰好補償企業的生產費用,從而企業沒有超額利潤,消費者也沒有支付剩余的費用,這對于買賣雙方都是公平的。同時,也說明企業的生產在技術上是最優的,因為企業利用了現有技術帶給的可能降低生產成本。(2分)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是透過價格的自由波動來實現的。不存在非價格競爭所帶來的資源浪費。(1分)

  缺陷:產品無差異,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方面需要;低收入消費者的需求不必須得到滿足等。 由于完全競爭市場的高效率以及它嚴格的限制,使得該種市場經常被看作為一種理論模式。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6177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