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帶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都經常看到試題的身影,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你所了解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帶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帶答案1
1、下面不屬于技能的是()(2005)
A、騎自行車
B、解兩步應用題
C、打排球
D、眨眼
2、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2006)
A、原型定向
B、言語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3、下列對心智技能描述不正確的是()(2008)
A、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B、借助于內部語言在頭腦中完成
C、動作結構具有展開性
D、通過有意識的反復練習而成
4、下列屬于常見的心智技能的是()(2007)
A、駕駛汽車
B、洗衣服
C、解兩步應用題
D、聽到聲音
5、下列哪個不屬于操作技能的特點()(2009)
A、物質性
B、外顯性
C、觀念性
D、展開性
6、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并在頭腦中確立有關這種活動方式的初步印象,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階段(2010)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7、下列屬于心智技能的是()(2011)
A、跑步
B、閱讀
C、唱歌
D、寫字
8、【填空題】操作技能的學習要經過定向階段、模仿階段、()、熟練階段。(2008)
9、【填空題】在技能練習的中期,練習成績出現的暫時停頓現象稱為()。(2009)
10、【填空題】心智技能也成為認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于()在頭腦中完成的心智活動方式。(2010)
11、【填空題】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原型定向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這一階段屬于心智技能形成的()階段。(2011)
12、【判斷題】技能不是本能(2005)
13、【判斷題】技能是習慣(2008)
14、【判斷題】心智技能不需通過外部言語表現出來。(2009)
15、【判斷題】操作技能的模仿需須是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2010)
16、【判斷題】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識。(2011)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講師解析:技能是指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確保某種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技能是通過練習形成的,而非本能行為。眨眼是一種生理動作,不用練習就會。故選D、
2、【答案】A、講師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經過三個階段,分別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因此說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原型定向。
3、【答案】C、講師解析:技能的特點有:(1)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區別于一般的隨意運動,排除A;(2)技能是通過有意識的反復練習形成的,區別于本能,排除D;心智技能也稱認知技能和智力技能,它是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排除B;心智技能特點有:(1)動作對象具有觀念性;(2)動作進行具有內隱性;(3)動作結構具有簡縮性。操作技能特點:(1)動作對象具有物質性;(2)動作進行具有外顯性;(3)動作結構具有展開性。故選C
4、【答案】C、講師解析: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或認知技能,它是借助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比如寫作構思的技能、言語翻譯的技能等。故選C、而A、B屬于操作技能,D屬于本能。
5、【答案】C、講師解析:操作技能的特點有:動作對象具有物質性、動作進行具有外顯性、動作結構具有展開性。據此,可選C、
6、【答案】A、講師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經過三個階段,分別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原型操作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學生在頭腦中應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以獲得完備的動覺映像。原型內化是指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的過程。據此定義可選A、
7、【答案】B、講師解析:心智技能也稱為認知技能和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完成的智力活動方式。比如寫作構思的技能、言語翻譯的技能等,故選B、
8、【答案】整合階段。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對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的掌握。一般來說,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練四個階段。
9、【答案】高原現象。
10、【答案】內部言語。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對心智技能定義的`掌握。心智技能又稱認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內部言語按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組織起來的,在頭腦中進行的一種認知活動的方式。
11、【答案】原型定向。
12、【答案】正確。技能是個體后天不斷學習和練習而形成的,并不是通過遺傳的本能行為。
13、【答案】錯誤。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確保某種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而習慣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的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和特殊傾向,所以技能不是習慣。
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帶答案2
一、填空題(在下列每題的空白處填上正確的字詞,每空1分,共17分)
1、夸美紐斯的《》,第一部教育學著作。
2、教育的本質是()。
3、我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內容是()、()。
4、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
5、()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由夸美紐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國在()首先執行了這個制度。
6、1903年頒布的(),是中國最早實行的近代學制。
7、普通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學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是師范學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是()相結合的學科。
8、義務教育,也叫(),是由國家用立法形式確定下來強制實行的國民基礎教育。
9、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學手段就是指教師和學生進行()以及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
11、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是中小學教學的()。
12、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是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成績考核)四個環節組成。
13、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是()滲透德育。
14、我國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具體體現在中小學各類()和各科課程標準、教科書之中。
15、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選擇題(下列四項備選答案中有一項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內,每題2分,共26分)
16、“長善救失”、“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
⑴《論語》⑵《孟子》⑶《學記》⑷《勸學篇》
西歐最早出現的教育專著是():
⑴《大教學論》⑵《論演說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學》⑷《我的教育信條》
18、“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學思想是由()提出的:
⑴贊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蘇霍姆林斯基⑷凱洛夫
19、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⑴和諧教育思想⑵教學過程最優化⑶教學發展觀⑷全面發展觀
20、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機構是():
⑴癢⑵序⑶校⑷學
21、講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⑴講述、講解、講讀、講演
⑵講述、講解、報告、講演
⑶講讀、講演、講評、講述
⑷講述、講解、講評、報告
2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
⑴教育的性質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規模
23、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
⑴做人教育⑵職業教育⑶基礎教育⑷專業教育
24、中小學的“雙基”教學是指():
⑴基礎知識,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
⑷基礎理論,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學生的發展中具有():
⑴積極作用⑵影響作用⑶制約作用⑷導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體的發展中起():
⑴主導作用⑵主動作用⑶領導作用⑷能動作用
27、良好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是():
⑴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⑵有健全的組織系統和領導核心
⑶形成了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⑷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與紀律
28、教師的勞動價值主要體現在教育勞動的():
⑴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⑵主體價值⑶創造價值⑷教育價值
三、簡答題(共32分)
29、為什么說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6分)
30、簡述教育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6分)
31、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8分)
32、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學?教學的任務是什么?(6分)
四、論述題(34、36兩題任選一題,35題必做,共25分)
34、學習教育學有何意義?(11分)
35、為什么說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科學地解決了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學中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11分)
要求:①論述要觀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清楚;②論述要理論聯系實際;③每題字數不得少于200字。
評分標準與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評分說明]
(1)共15小題,17個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標準答案為準,填正確記1分,不填或填錯不記分。
[標準答案]
1、大教學論
2、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3、五經、四書
4、“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5、班級授課制京師同文館
6、癸卯學制
7、理論性和應用性
8、強制教育
9、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
10、教學活動
11、輔助形式
12、課外輔導
13、通過各科教學
14、課程計劃
15、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間的矛盾
二、選擇題:
[評分說明]
(1)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2)以標準答案為準,選擇正確,每項記2分,選擇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選錯不記分。
[標準答案]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
三、簡答題:
[評分說明](1)共5小題,共24分;(2)每小題按標準答案的要點記分;要點正確記分,要點不正確或未答出要點不記分。
[參考答案]
29、答:
①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2分);
②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深刻(2分);
③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2分)
30、教育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反過來,它對生產力的發展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通過教育可以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3分)
(2)、教育還可以實現科學知識和技術的生產和再生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