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派鼻祖

 杭州畫室   2021-09-07 17:59   277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花間派鼻祖試題:被尊為“花間派”鼻祖的詞人是()。A.溫庭筠B.韋莊C.李煜D.柳永答案:(A)。相關閱讀:花間派鼻祖——溫庭筠[轉載]花間派鼻祖——溫庭筠唐宋兩代的文學主流分別是詩和詞,所謂的“唐詩宋詞”正是這種現象的概括。那

  花間派鼻祖

  試題:

  被尊為“花間派”鼻祖的詞人是()。

  A.溫庭筠

  B.韋莊

  C.李煜

  D.柳永

  答案:(A)。

  相關閱讀: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

  [轉載]花間派鼻祖——溫庭筠

  唐宋兩代的文學主流分別是詩和詞,所謂的“唐詩宋詞”正是這種現象的概括。那么是怎樣由唐朝詩歌創作的高峰又轉向了宋代詞的創作高峰呢?這其間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晚唐的溫庭筠,正是由于他的致力于詞的創作,使被視為“小技”的詞取得了與詩并行共尊的地位,聯鑣馳騁,各領風騷。

  溫庭筠(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他出身沒落官僚地主家庭,其祖先溫彥博曾官至唐初時的宰相。溫庭筠從小就才思敏捷,聰敏過人。只要動起筆來,常常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就寫出萬余字來。

  唐朝的科舉制度大多以律賦取士,規定以古語一句八字為韻,一賦約400字左右。溫庭筠入場考試作律賦八韻,只見他籠袖操手,身倚書案,一韻一吟,作八賦八吟,因此被稱之為“溫八吟”。幾千字的律賦文章就讓他這樣籠袖,憑幾,吟了八次,極簡單極快速地完成了。還有一種說法,說溫庭筠作八賦,八叉手,八韻成,又被稱為“溫八叉”總而言之,都是形容他的才思極其敏捷。

  溫庭筠的`才名遠近聞名,他常常解答當時的一些疑難問題。一次,李商隱得一聯:“遠比召公,三十六宰輔”,未得偶句,溫庭筠聽說后,便應口續上了:“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成為衣服天衣無縫的佳聯。

  唐宣宗十分喜愛吟詩填詞,上句為“金步搖”,無論如何都對不好下句,就拿出來讓進士們對,結果溫庭筠脫口而出“玉條脫”來應答,引得宣宗捻須頜首,十分滿意。

  溫庭筠以其才名與當時李商隱齊名,并與李商隱、段成式三人合稱“三才子”,文號“三十六體”。所謂“三十六體”,是指三人之文風相近,又都排行“十六”,故稱。

  按理說,溫庭筠有如此才學就應是高中榜首,取得新科狀元,步仕途青云,早已功成名就了,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溫庭筠懷才不遇,屢次趕考落第,一生貧困潦倒放浪形骸。

  溫庭筠年少輕狂、放蕩不羈。最初被鄉里推為舉人后就離家出去,來到才子佳人云集的繁華之地江淮一代。他的表親楊子留后姚勖慕其才學,又見其貧窮,便給了他厚贈,期望溫庭筠借此考取功名。可誰知溫庭筠將錢拿到手后,全部花在狎邪之游上。姚勖聞訊大怒,把溫庭筠鞭笞一頓趕了出去。此事傳了出去,對溫庭筠的聲譽頗有影響,之后他果然科考落第。溫庭筠的姐姐在客廳上拉住姚勖的袖子不放痛哭流涕,責罵姚勖說:“我弟弟年少不更事,宴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為什么鞭笞他?到此刻連連落第,一無所成,這都是你造成的!”溫庭筠的姐姐蠻不講理把溫庭筠的考場失意歸罪于姚勖確有不妥,一方面反映了溫庭筠盛名之下行為的不檢點,但這不足以造成他“終身落第”的根本原因。而實際上是溫庭筠恃才傲物,好譏諷權貴而觸犯忌諱,為當權者所不容。

  晚唐科舉制度已黑暗不堪,請托之事屢見不鮮。只要有顯貴推薦,不愁不舉。溫庭筠也認識不少達官顯貴,當時的宰相令狐綯就與溫庭筠交往甚密,只要溫庭筠稍一以合令狐宰相,中第簡直是探囊取物,輕而易舉,然而溫庭筠卻大大地得罪了這位權臣。事情是這樣的:皇帝宣宗喜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绹為討好宣宗,想進獻《菩薩蠻》詞,但令狐绹不學無術,根本沒有填詞弄曲的本事,于是讓溫庭筠代其寫詞獻給皇上,并告誡溫不要告訴任何人,誰知溫庭筠卻到處張揚,因此令狐绹對溫庭筠痛恨得咬牙切齒。大中九年(855年)溫庭筠應試,令狐绹身居要職,不但使溫庭筠黜落,還扣上了“攪亂科場”的罪名。正是由于溫庭筠疏傲權貴、才高累身,平生僅作過方城尉、隨縣尉、檢校員外郎這些九品至從六品的小官,坎坷終身,最后竟流落而死。

  溫庭筠在失意之際日趨頹放,更加頻頻出入歌樓舞榭飲酒填詞,注定了他所寫的資料大多為閨情綺怨,所作之格秾麗精美、香軟綺靡。

  溫庭筠一生著述頗豐,其中《菩薩蠻》14首和《更漏子》6首為其代表作。如《菩薩蠻》14首之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寫的是女子初醒的容態和起來梳洗打扮的生活片段,充分體現了溫詞鮮艷精工、富麗堂皇、流金溢彩的特點。溫庭筠的詞大多寫女子的生活,描述人物的容貌、鬢發、飾物、衣著,或是屋宇環境、擺設,都喜歡用富貴而色彩艷麗的字眼,造成一派豪華景象。如“金鷓鴣”、“金鳳凰”、“金翡翠”等在詞中觸目皆是。

  溫庭筠不但擅寫秾麗精美、香軟綺靡風格的詞,同樣工于清新質樸、明快自然的作品,著名的有《南歌子》7首,《更漏子》等,頗有南朝樂府的風韻。如《更漏子》之六:

  玉爐香,紅蠟燭,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除此之外,溫庭筠還能寫出頗具唐人絕句豐神的小詞,顯得含蓄精練,意味雋永,最具代表性的有《楊柳枝》、《夢江南》。《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從此能夠看出,溫庭筠是一個多面手,能夠寫出各種不一樣風格的詞來,就像百花園中,既有深紅濃綠,又有清新淡雅。

  同時溫庭筠還善于作詩,與李商隱合稱“溫李新聲”。溫庭筠現存的詩數量上比詞多,而且多有佳作、佳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橋板霜”。但溫庭筠在文學上最引人注目之處仍在于詞。他的大部分詞被五代時后蜀趙崇祚收錄,編為《花間集》。

  《花間集》共收錄了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18家,詞500首,77個調。后人稱之為花間派,溫庭筠成為“花間詞派”的鼻祖。

  溫庭筠是第一個大力作詞的文人,并以自我獨特、鮮明的艷體開了“花間”詞風,影響了一大批詞人。使詞從民間向文人轉變。溫庭筠把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艷曲”——詞,以完美的藝術形式有別于詩,并以個人的創作實踐使詞逐漸離開了詩,取得獨立的地位,因此在詞學上具有開山的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6148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