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動記錄
德育活動記錄(一):
第一周(活動記錄):
(一)學校禮儀教育
A、校園內禮儀
1、上學時,學生到執勤點自覺下車。
2、課間休息不喧嘩,不追跑打罵,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3、隨時持續校園內整潔,不在教室、操場亂扔紙屑、糖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學校墻壁、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不坐花壇,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
4、不圍觀來賓,不觸摸來賓車輛。
B、教室內禮儀:
老師宣布上課后,全體學生起立,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后,立正站在門口,經老師同意后入座上課;上課時,衣著整潔,姿態端正,不隨便走動,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師宣布下課時,全體學生起立,等老師離開后再自由活動。老師在教室時,學生干部需要檢查衛生或紀律時,應先向老師說明狀況,征詢意見。
C、路遇時的禮節:
學生要主動靠道路右側行走。與老師或來賓相向行走相遇時,要主動問好或點頭示意,同向行走時不爭道,不搶道,禮讓老師或來賓先行。當老師或來賓問話時,要主動停下,徒手時應立正,熱情認真地回答問題。
D、集會時的禮節:
學生集合,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井然有序,隊列整齊,不交頭接耳、隨意亂說,要端坐聽講。
1、升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上臺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臺口上臺,立在臺上時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理解獎狀、獎品時,先行鞠躬禮(少先隊員行隊禮)、用雙手接,然后轉過身來,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后,雙手拿好后貼放胸前。下臺時腳步穩重。
3、領導到場或是退場,由主持人統一指揮全體學生起立,鼓掌歡迎或歡送。
E、進見時的禮節:
學生到老師辦公室,先喊報告(或敲門),經老師同意后方可進入,然后立正,說明來意;與老師講話時,應對老師;離開時禮貌地根據當時的狀況向老師告別。
F、理解師長批評時,態度誠懇,不得頂撞,如有不同見解,可等師長講完話后,再做解釋。舉止禮貌,不說臟話、不罵人。
G、穿戴樸素大方、活潑、整潔,貼合學生特點,不穿拖鞋、不染發,不戴飾物,不敞懷,。
第二周教育活動記錄:
1、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法制教育,重新學習《保定市中小學學校安全規定》,要求嚴格遵守,遵照執行;
2、加強校容校工作,開展“校園是我家,環保靠大家”活動;
3、成立禮儀、安全、衛生等監督小組,加強監督、檢查。
第三周教育活動記錄:
進行《小學生守則》教育,建立禮貌校園,爭做禮貌師生。
1、愛家,愛學校;
2、語言禮貌,有禮貌,思想健康;
3儀表端莊;
4、上學不遲到、早退;
5、搞好校園、教室和個人衛生;
6、講禮貌禮貌,有教養。
第四周教育活動記錄: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1、學習文件精神,提高對本次活動的認識;
2、加強師生的集中教育,狠抓活動的落實工作。集中在各個年級、各個班級的學生中組織開展了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著重上好一次“聽英雄故事,學烈士詩抄”等理想教育班會,高年級學生,還組織了一次以“弘揚先烈精神,遵守道德規范”征文、演講等活動,并對優秀征文、演講稿件進行廣播、和櫥窗內宣傳。
第五周教育活動記錄:
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做好“尊老敬老”工作:
1、我校在周一的升旗集會上,布置了此項工作。明確要求我校全體學生,個性是少先隊員,要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為老爺爺、老奶奶,為烈軍屬、五保老人,為傷殘老人、有困難的老年人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實事,獻出自己的一片真情,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同時要求:活動過后,每個少先隊員還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寫出來,使自己能從中受到傳統美德的教育,從而健康、茁壯成長。
第六周教育活動記錄:
利用國慶節長假期,對學生進行家庭禮儀教育。
1、每日起床后,向父母問“平安”,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告別,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2、在家孝敬父母,幫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家庭成員有病時,要探望問候。
第七周教育活動記錄:
對學生進行交通、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
1、上課期間不準買與學習無關的任何東西。
2、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
3、接送學生到校門外。
4、加強師生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
5、加強學生心理、生倫理教育。
第八周教育活動記錄:
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建立禮貌校園,爭做禮貌師生。
第九周教育活動記錄:
對學生進行安全行為規范教育。
1、不準到危險地方玩耍。
2、不準到有危險水庫、泉里游泳。
3、不準在路上有違反交通規則行。
4、不準玩耍明火,亂放鞭炮。
5、不準攀爬電桿,觸摸有危險電線接頭。
6、不準爬樓梯護欄、墻頭,在校園追逐打罵。
7、不準食用不衛生食品。
8、不準翻爬幼兒活動設施。
9、不準到“三室一廳”去游玩。
第十周教育活動錄:
1、加強安全工作和校容、校貌工作;
2、加強普法宣傳,做好飲食衛生和預防疾病和嚴禁傳染病的危害;
3、搞好圍邊環境治理;
4、要上好“安全教育課”,做好安全檢查;
5、不要在大街小巷不衛生的攤點上吃飯;
6、講衛生、勤洗手、臉,勤通風,持續環境衛生。
第十一、十二周教育活動記錄:
社交禮儀教育
1、在與他人交談時誠懇、大方樸實、文雅、親切,做到語言準確,富有幽默感,使用禮貌用語。
2、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在不同場合下,選取適當話題,適時發問,使用“謝謝”,“十分感謝”、“很抱歉”,“打擾了”,等致謝或道貌岸然歉的用語;不做不受人歡迎的主角,如不自吹自擂,說個沒完,萬事通,語言刻薄,逢人附合,不言不語。不直呼老師姓名,不背后議論老師或同學。
3、(A)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松,挺胸收腹,雙臂自然下垂身體兩側。
(B)坐立時做到:入座輕穩,雙肩平整放松,上體自然挺直,雙手交叉自然握住,放在雙膝上,雙膝自然并攏,離開座位時,要自然穩定,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4、舉止穩當,克服冒冒失失的行為。在不同場合下選用:點頭、舉手、起立、欠身(彎腰)、鼓掌。不哈哈大笑。
5、行路,騎車時遵守交通規則,在行人多的地方推車行進,不留意撞了人要主動道歉,若撞倒對方趕快下車攙扶;乘車時遵守秩序,下車時及早做好準備;問路時,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請問”等,然后根據對方年齡特點選取稱呼,如老大爺、阿姨、叔叔、小朋友等,事后道謝。
6、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長輩或其它相識的人主動打招呼;在不適合問好的場合,如廁所等要點頭示意。鄰里之間要相互關照,鄰居中有人生病,主動問候,探望,鄰里到危難時,要盡力支援幫忙。
7、公共場所說話做事,要顧及周圍環境。不隨地吐痰、擤鼻涕(如不能自制時,吐或擤在紙上,扔進垃圾箱)。去劇院,不遲到;在劇院。不大聲喧嘩,購買東西、看病掛號要自覺排隊,不擁擠。進圖書館、閱覽室要按次序,挪動椅子不出聲,走路輕,閱讀出聲,不交談,不喧嘩,不吃零食,不扔廢紙,不損壞書刊。任何場合,未經允許不得翻動他人物品。
8、旅游參觀時,自覺愛護公物、自覺維護旅游區的環境衛生和靜謐氣氛,能主動關心他人,為他人帶給方便,有亂刻亂畫。
第十三周教育活動記錄:
加強法制觀念,治理學校周邊環境。
1、成立安全防范領導小組,明確職責;
2、制訂并修訂學校安全制度,規范行為;
3、制定學校教師值班制度,加強值班檢查;
4、協調村兩委成立綜合治理學校周邊環境領導小組;
5、定期檢查學校周圍邊環境狀況;
6、聘請法制校長上好法制課,做好防范;
7、用心建立禮貌校園;
8、定期檢查校園的安全,用時報告。
第十四周教育活動記錄:
學習學校安全規定,加強安全防范。
1、不帶火,不玩火,防止火災發生。
2、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3、不到危險的地方去,外出由家長陪同。
4、注意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5、做好防范工作。
第十五周教育活動記錄:
1、加強安全工作和校容、校貌工作;
2、加強普法宣傳,做好飲食衛生和預防傳染疾病危害;3、講衛生、勤洗手、臉,勤通風,持續環境衛生。;
4、要上好“安全教育課”,做好安全檢查;
5、不要在大街小巷不衛生的攤點上吃飯。
第十六周教育活動記錄:
1、做好打擊傳銷宣傳工作。
2、注意防寒宣傳教育;
3、防自然災害教育,下雪時注意防滑護;
4、加強學生心理教育,用心融洽師生關系。
第十七周教育活動記錄:
加強法制觀念,治理學校周邊環境,防止學生意外傷害。
1、成立安全防范領導小組,明確職責;
2、制訂并修訂學校安全制度,規范行為;
3、制定學校教師值班制度,加強值班檢查;
4、協調村兩委、公安成立綜合治理學校周邊環境領導小組;
5、定期檢查學校周圍邊環境狀況;
6、聘請法制校長上好法制課,做好防范;
7、用心建立禮貌校園;
8、定期檢查校園的安全,用時報告。
第十八周教育活動記錄:
學習學校安全規定,加強安全防范。
1、不帶火,不玩火,防止火災發生。
2、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3、不到危險的地方去,外出由家長陪同。
4、注意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5、做好防范工作。各班搞好宣傳。
第十九周教育活動記錄:
1、學習鎮中心校寒假學和安全工作要求和寒假學校安全規定;
2、放假前,各班要上好主班會,集中對學生進行以“不上網吧,遠離坑塘”等為資料的安全教育;
3、組織學生學習我校《寒假安全規定》;
4、學生寫出安全保證書,并有家長簽字;
5、各班要建立安全防護小組,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與學生的聯系。
6、各班將分組狀況交學校存檔
德育活動記錄(二):
XX小學德育活動記錄
時間:第2周
地點:操場
主持人:校長
參加人:全體師生
活動資料:
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活動過程與效果
一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以每周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為平臺,做到了月月有德育主題,周周有德育安排。使學生們在豐富多彩的演講資料中感悟到民族精神。
二是以體驗教育為途徑,不斷創新思想道德教育載體。用心開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演習、專題講座、主題班會、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雙學”活動等,把深刻的德育資料融入到活動之中,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腦、入心。
三是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到敬老院為老人送上文藝表演,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家鄉新變化,使學生在體驗中受到教育,在實踐中獲取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透過參與和體驗這些寓教于樂的德育活動,使得該校全體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活動記錄(三):
時間:8、24
地點:操場
主持人:張艷芳
參加人:全體師生
活動資料
開學典禮
活動過程與效果:
白池溝中心小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儀式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為迎接2011―2012這個嶄新的學年,白池溝中心小學隆重舉行了新學期開學典禮儀式。
張校長首先向全體老師和同學致開學典禮詞,總結了學校的假期工作,并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期望同學們能夠在新的學期踏踏實實的學習,一步一步地前進。張校長慷慨激昂的講話,讓全體師生進一步明確了新學期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老教師代表單老師,新教師代表呂老師分別作了發言,兩位學生代表作了演講,決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老師、向家長、向學校證明自己的決心。
效果:新學期新起點,白池溝中心小學每一位教師都會用良好的師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學生;用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教藝去吸引學生;用飽滿的激情和親切的微笑去感染學生;不辜負家長的信任,以新的姿態,新的干勁,展示新的風采。孩子們紛紛表示盡情吮吸知識的甘露,抽枝展葉,茁壯成長。
德育活動記錄(四):
五年級德育活動記錄
——慶“三八”婦女節感恩教育
一、活動日期:3月7日
二、活動目的: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透過開展“感動·感謝·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加深學生對婦女的理解,挖掘節日的教育資源。教育學生以實際行動向婦女表示衷心的感激之情,經歷感動、感謝、感恩的心路歷程,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體驗生活、感受親情、感恩關愛等用心的完美情感,努力營造和諧校園的氛圍。
三、主要資料及過程:
(一)感動:
1.了解“三八”國際婦女節的來歷,收集有關偉大女性的故事,體會婦女的偉大。
2.關心媽媽:明白媽媽的生日,媽媽最愛吃的飯菜和媽媽最大的心愿。
3.回想母愛:與媽媽一齊觀看記錄自己成長的照片、錄像等資料,共同回憶成長歷程,感受媽媽為自己付出的心血。
(二)感謝:
1.“知心家信”給媽媽寫一封信說說心里話、省下零用錢為媽媽買一件禮物。
2.為女教師獻上自己的節日祝福,能夠是一句話,一首歌,一份優秀的作業、親手做上一張賀卡……
(三)感恩:
1.“媽媽您辛苦了!”為媽媽分擔家務。
2.用真情、用行動回報恩情,給媽媽、奶奶、外婆沏上一杯熱茶,揉一揉肩,梳一梳頭……。
3.寫一篇感恩活動體驗日記。
4.同伴小組為女教職工,帶去節日的祝福,送上節日的溫暖(說一句問候的話、自制心意卡……)
要有真情、真意,有創意的行動,讓學生懂得真正的關愛并不只一天、一件事,而是用真情、用行動去感恩每一天。
德育活動記錄(五):
五年級德育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9月2日
活動資料:進行《小學生守則》教育
活動地點:教室
活動目的:
開學初,對學生進行《小學生守則》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建立禮貌校園,爭做禮貌學生。
活動記錄:
一、指名讀《小學生守則》,學生談讀后體會
二、教師提出幾點要求
1.愛家,愛學校,尊師敬長,團結同學;
2.語言禮貌,有禮貌,思想健康;
3.儀表端莊,不拖拉;
4.上學不遲到、早退;
5.搞好校園、教室和個人衛生;
6.講禮貌禮貌,有教養。
7放學路隊要整齊有序,不喧嘩。
三、活動總結
良好的行為習慣十分重要,關系到我們的健康成長,希同學們能夠遵守小學生守則,爭做禮貌小學生。
五年級德育活動記錄
一、活動日期:12月3日
二、活動資料:演講比賽《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活動目的:
公開演說,是學生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潛力,要從小培養。透過本次活動力求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潛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歷史的了解,培育學生初步的民族精神與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歷史職責感。
四、評委
1輔導老師:景志紅
2學生評委代表:陳賀、張曼曼、牟康瑋、常步青
五、參賽選手:每小組至少兩名(共十四名)
六、地點:教室
七、現場工作:
(一)主持人:崔宇辰
(二)記分員:馬英豪、常曉菲
獎項: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
八、前期準備
(一)準備
1.亮分牌
2.序號標志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3裝飾黑板,書寫:“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演講比賽評分標準擬定
(三)演講比賽選手得分統計表
九、比賽程序
(一)介紹評委
(二)比賽
1唱國歌
2演講比賽。
a前六位選手演講
b后幾名選手演講
(三)宣布比賽結果,頒獎
(四)比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