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主人公

 杭州畫室   2021-08-25 17:55   425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學習資料選摘一: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謝安東山再起: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謝安的簡介: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浙江紹興人,祖籍陳郡陽夏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

  學習資料選摘一: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謝安

  東山再起: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

  謝安的簡介: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浙江紹興人,祖籍陳郡陽夏(今中國河南省太康)。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仆射兼領(lǐng)吏部加后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jiān)兼錄尚書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兼假節(jié)、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衛(wèi)將軍等職,死后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

  東山再起的典故:

  謝安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宰相,謝安年輕時就很有才氣,精通詩文,能言善辯,愛好音樂和書法,寫得一手出色的行書。東晉大臣王導很器重他,因此他年輕時就出了名。

  有一次,朝廷派人請他擔任佐著作郎(協(xié)助編修史書的官員),他一口拒絕了,就寓居于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縣東南)。那里風景優(yōu)美,山明水秀。他和好朋友王羲之等人一齊游山玩水,作詩寫文,或打獵釣魚。之后,謝安的名聲越來越大,朝廷一再要他出來做官。

  謝安迫不得已,才在揚州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宮)庚冰手下當了一個多月的官,便又告退回家了。來揭秘吧據(jù)悉不久朝廷又派他擔任尚書郎(協(xié)助尚書辦事的官員),他還是不上任。出來做官,他也回信加以拒絕。正因他屢次違抗任命,朝廷降下罪來,終身不許他做官。謝安就隱居于東山。

  有一次,他來到臨安(令浙江杭州)山中,坐在石室內(nèi),應對深谷,悠然嘆息地說:“那里距伯夷隱居的首陽山(今河南洛陽北)太遙遠了!”一天,他和孫綽等人坐上木船,到大海上去觀覽景色,小船離岸之后,越駛越遠,忽然刮起大風,海浪拍打著小船,顛簸不定,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就喊叫起來:“趕快回去吧!”謝安卻神色自若,穩(wěn)坐船頭,口中不停地吟詠著詩句。

  船夫見謝安如此鎮(zhèn)定,心里十分高興,并繼續(xù)劃船前進。風越刮越大,這時謝安才慢慢地間船夫:“你還往前劃,一會兒怎樣回去呀?”于是船夫才掉轉(zhuǎn)船頭,把船劃向岸邊。上岸以后,大家都佩服謝安的膽量。

  謝安不肯出來做官,過著清閑的日子。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謝安不肯出山,叫平民百姓怎樣辦啊!”朋友們都勸他出來為國家辦事。就這樣,謝安直到四十多歲,才走出東山,踏上仕途,到東晉朝廷里做了官。之后人們就把謝安重新出來做官,稱為“東山再起”。

  謝安出山后不久,晉簡文帝就死了。大將軍桓溫聽說后,為了自己能當上皇帝,就率兵以祭祀之機,想除掉謝安和王坦之兩位大臣,搬掉這兩塊絆腳石。他進駐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城外的新亭,并在新亭埋下伏兵,派人去邀請謝安和王坦之,準備殺害他們。

  王坦之接到邀請,心里十分害怕,就問計于謝安,謝安神色自若地說:“晉朝的存亡,在此一行。”他們一同來到新亭,會見桓溫,只見室內(nèi)外一派殺氣,王坦之嚇得汗流俠背,謝安坦然入席坐定,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侯,就應鎮(zhèn)守四方,你為什么在幕后埋下伏兵呢?”

  桓溫見他的陰謀暴露出來,笑著辯解說:“這是為了自衛(wèi),不得不這樣!”結(jié)果,桓溫不但沒有對他們下毒手,也未敢奪取帝位,東晉由此避免了一場動亂。

  學習資料選摘二:

  【詞目】東山再起

  來源

  《晉書·謝安傳》:“謝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征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zhuǎn)危為安。”

  典故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lǐng)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fā)。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zhàn)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愿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閣老心里有數(shù):跟苻堅硬拼,如雞蛋碰石頭。只有用計,才能以少勝多。他好容易調(diào)了八萬人馬到前線,跟苻堅的百萬大軍對陣。謝閣老雖心里有譜,也止不住發(fā)虛。但是謝閣老表現(xiàn)鎮(zhèn)靜,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沒得一個亂套。兩邊人馬在淝水開戰(zhàn)了,謝閣老穩(wěn)坐東山跟人下棋。后首,淝水的敵人果真中計,被東晉八萬人馬打得七零八落,大敗而逃。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閣老被封為三公之上。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jīng)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寧愿隱居在東山,不愿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干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樣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正因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因此之后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新解

  宋代李綱是大名鼎鼎岳飛的伯樂師傅,他原是北宋在班文臣,官居丞相之下,在當時抗金爭論中屬于主戰(zhàn)派,力舉岳飛掛帥,使得岳飛得以施展宏圖。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致死后,李綱也受到牽連,被革職并指定流放到當時離京城最遠的海南島崖州(今三亞)。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極為落后,路途之艱辛難以想象。李綱來到海南東山嶺時大病一場,無法繼續(xù)前行,遂暫時在東山嶺山腳下暫住,一次閑時上山,進到當?shù)刂聫R潮音寺請主持高僧算卦,以占卜未來前途。高僧指點曰:施主乃貴人天命,雖暫時受挫,但如若誠信拜佛,不久即會逢兇化吉,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李綱決定上山修行,結(jié)果不到半年,宋孝宗繼位,秦檜被懲處,李綱也接到朝廷赦免原罪并官復原職的圣旨。李綱回到朝廷后,仕途通達,官至宰相,他對海南東山嶺念念不忘,常常和人提起此事,后人便在民間流傳“東山再起”之說,此事在海南省萬寧市東山嶺有石碑為記。

  學習資料選摘三: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

  東山再起此刻一般比喻免職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失敗后準備好重新拼搏。

  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東晉元帝大興三年(320年)。父親謝哀曾做過太常卿(管理禮儀、祭祀的高級官員)。謝安年輕時就很有才氣,精通詩文,能言善辯,愛好音樂和書法,寫得一手出色的行書。東晉大臣王導很器重他,因此他年輕時就出了名。

  有一次,朝廷派人請他擔任佐著作郎(協(xié)助編修史書的官員),他一口拒絕了,就寓居于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縣東南)。那里風景優(yōu)美,山明水秀。他和好朋友王羲之等人一齊游山玩水,作詩寫文,或打獵釣魚。之后,謝安的名聲越來越大,朝廷一再要他出來做官。

  謝安迫不得已,才在揚州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宮)庚冰手下當了一個多月的官,便又告退回家了。來揭秘吧據(jù)悉不久朝廷又派他擔任尚書郎(協(xié)助尚書辦事的官員),他還是不上任。出來做官,他也回信加以拒絕。正因他屢次違抗任命,朝廷降下罪來,終身不許他做官。謝安就隱居于東山。

  有一次,他來到臨安(令浙江杭州)山中,坐在石室內(nèi),應對深谷,悠然嘆息地說:“那里距伯夷隱居的首陽山(今河南洛陽北)太遙遠了!”一天,他和孫綽等人坐上木船,到大海上去觀覽景色,小船離岸之后,越駛越遠,忽然刮起大風,海浪拍打著小船,顛簸不定,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就喊叫起來:“趕快回去吧!”謝安卻神色自若,穩(wěn)坐船頭,口中不停地吟詠著詩句。

  船夫見謝安如此鎮(zhèn)定,心里十分高興,并繼續(xù)劃船前進。風越刮越大,這時謝安才慢慢地間船夫:“你還往前劃,一會兒怎樣回去呀?”于是船夫才掉轉(zhuǎn)船頭,把船劃向岸邊。上岸以后,大家都佩服謝安的膽量。

  謝安不肯出來做官,過著清閑的日子。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謝安不肯出山,叫平民百姓怎樣辦啊!”朋友們都勸他出來為國家辦事。就這樣,謝安直到四十多歲,才走出東山,踏上仕途,到東晉朝廷里做了官。之后人們就把謝安重新出來做官,稱為“東山再起”。

  謝安出山后不久,晉簡文帝就死了。大將軍桓溫聽說后,為了自己能當上皇帝,就率兵以祭祀之機,想除掉謝安和王坦之兩位大臣,搬掉這兩塊絆腳石。他進駐到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城外的新亭,并在新亭埋下伏兵,派人去邀請謝安和王坦之,準備殺害他們。

  王坦之接到邀請,心里十分害怕,就問計于謝安,謝安神色自若地說:“晉朝的存亡,在此一行。”他們一同來到新亭,會見桓溫,只見室內(nèi)外一派殺氣,王坦之嚇得汗流俠背,謝安坦然入席坐定,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侯,就應鎮(zhèn)守四方,你為什么在幕后埋下伏兵呢?”

  桓溫見他的陰謀暴露出來,笑著辯解說:“這是為了自衛(wèi),不得不這樣!”結(jié)果,桓溫不但沒有對他們下毒手,也未敢奪取帝位,東晉由此避免了一場動亂。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36221.html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網(wǎng)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


 發(fā)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