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什么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自誰的名言)

 杭州畫室   2023-11-23 02:07   554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拼音:「shíniánshùmù,bǎiniánshùrén」※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解釋: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什么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自誰的名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成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出自《管子·權修 第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處解釋和例句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解釋: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比喻:培養教育一個人才,靠學生自己努力,培養要經過老、中、少三代人的參與才能將一人培養成功,比喻培養人才過程。也比喻培養人才才是長久之計。還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處:

《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也是取自此意,承載了長輩對晚輩的厚望與寄托。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翻譯:(做)一年的打算,沒有什么比得上種植莊稼;(做)十年的打算,沒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樹木;(做)一生的打算,沒有什么比得上培養選拔人才。一經培植收獲一倍的,是莊稼;一經培植收獲十倍的,是樹木;一經培植收獲百倍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人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例句:

西人都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應該把培養人才這件大事抓好。

關聯介紹

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任齊國丞相40多年,幫助齊桓公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觀是:“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謚曰“敬仲”,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后代,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早承家擔,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伙經商后從軍,至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舉于士”。管仲的言論見于《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使用實例

曾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在清華大學以“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發表演講,她在演講開始時用漢語發表開場白。

樸槿惠說:"尊敬的陳吉寧校長,各位教職人員,以及親愛的各位清華學子們:大家好!今天很高興來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與各位見面。我見到各位清華大學的學子們,就想起了中國古諺《管子》中的一段句子:“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據我所知,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像這個校訓一樣,不斷進取,涵養品德的結果,清華大學培育出了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許多政治領導人,并培養出中國數位諾貝爾獎獲獎者。我相信,今后各位的想法和熱情將會給中國開啟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談談韓中兩國要共同開啟的未來。"

樸槿惠在演講時表示,希望中國和韓國的年輕人通過文化和人文交流,使兩國關系得到進一步密切發展。

無獨有偶,2011年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盛大國宴。奧巴馬也引用了“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諺語,表明美中友誼會不斷向前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樣人類才能永續繁衍、生生不息。


人才是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把教育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彪炳史冊的改革家——管仲,他輔佐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集中體現他富國強兵思想的是《管子》一書,在其《權修》篇中,管仲認為:“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我們今天常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來源于此。

管仲接著又說:“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管仲是位重視效率的改革家,雖然“樹人”耗費的時間與精力比“樹谷”“樹木”都要長,但“樹人”的回報也是“樹谷”“樹木”所望塵莫及的。樹人的主要方式就是教育,不論是國家組織實施的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是要樹人,成為有用之人。

樹人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終身的事業。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為了勸勉世人,作了《勸學》一文。他在文中講了一段我們非常熟悉的經典之論:“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百年樹人正是這樣一個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時間長久打磨,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論語》記載,孔子的高足曾子嘗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文言文中的“三”,有時并不實指,而是表示多次的意思。只有不斷切磋琢磨,才能有所進步,曾子就是這樣每日多次反省,后世有所追求者,也無不經歷了長期甚至是終身的學習歷練。

百年樹人,不僅要樹起人的精氣神,也要通過一代又一代受教育者,傳承知識,延續民族文化血脈。我們今天仍能讀懂商朝的甲骨文,仍能通過典籍復原古代的觀星儀器,這是其他文明所無法做到的。中華文明,之所以能綿延五千年而未中絕,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對教育的高度重視,通過教育將先賢的思想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教育的實施有賴于穩定的外部環境。翻檢史冊,我們屢屢發現,即便在戰亂頻仍的時代,中國人依然堅持興教樹人。1937年至1946年,正是風雨如晦之際,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遷,在昆明組建了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僅僅存續了八年多的大學,卻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師生們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夾沙飯,在跑警報的間隙中讀書學習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就是在如此艱苦危險的條件下,師生們堅持不懈,培養出的大量優秀人才日后成為不同領域的佼佼者,為學術事業也為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

何以一定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堅持辦學育人?在西南聯大求學并留校任教的著名哲學家任繼愈,回首往事時有這樣一段話:“當自己的民族遭受欺凌、文化被人輕視之際,我們都想要發現,中華文化有哪些是可以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敗之地的,甚至有哪些是將來可以對人類發展做出偉大貢獻的。”只有人才不斷層,才能將民族文化的血脈延續下去。

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既完成了為國家快速工業化提供人才支持,又完成了對廣大民眾的教育普及工作。

更為可貴的是,國家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攻關項目。這些重要科技項目,不僅收獲了技術成果,也收獲了精神成果,在留下技術遺產的同時,也留下精神遺產。在“兩彈一星”的研發過程中,科學家們留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在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們培育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今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完成,中國人在浩瀚天空中有了自己的眼睛,“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催人奮進。

通過這些成果,可以看到我國的教育與科技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這正是我們百年樹人大業最好的力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是看到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完成時代使命,我們把教育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尤其注重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論時代如何變換,樹人的使命未曾更改。只要久久為功,星辰與大海都將觸手可及。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1828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什么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樹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思,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思,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的意思,十年樹木的下一句,十年樹木的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自誰的名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誰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樹是什么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