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盛名之下的下一句)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是一句古語,讀音shèng míng zhī xià qí shí nán fù ,意思是指形容名氣很大,但真實情況可能很難符合。出自《后漢書·左周黃列傳》。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出處解釋和例句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解釋: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出處:
《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例句:
可是闖王知兄虛名,推誠相待,獻策等又過為吹噓。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成語典故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后漢書·左周黃列傳》)
“時又征廣漢楊厚、江夏黃瓊。瓊,香之子也。厚既至,豫陳漢有三百五十年之厄以為戒,拜議郎。瓊將至,李固以書逆遺之曰:“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不夷不惠,可否之間,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士行其志終無時矣。常聞語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設壇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亦無所缺;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瓊至,拜議郎,稍遷尚書仆射。瓊昔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及后居職,達練官曹,爭議朝堂,莫能抗奪。數上疏言事,上頗采用之。 ”(《資治通鑒·漢紀四十三·孝順皇帝上·永建二年》《遺黃瓊書》李固)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出自兩漢李固的《遺黃瓊書》
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
常聞語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設壇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無缺;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自頃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
發表于2022-10-28 at 15:53 沙發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盛名之下,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盛名之下的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