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家鄉名人的作文(精選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家鄉名人的作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家鄉名人的作文1
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今河南省南陽縣石橋鎮人,他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被后人譽為“木圣”。從小刻苦向學,少年時便會寫文章,青年時的志趣在詩歌、詞賦、散文上,才高于世,卻沒有驕傲之情。
小時候的他,就對大自然充滿了濃濃的好奇,一個夏天的晚上,拉著祖母到院子里數星星,一顆,兩顆,三顆……祖母,今天的星星怎么比昨天還多呀?祖母笑著說:“傻孩子,星星能數的過來嗎?”張衡立即說:“我就是要數清楚有多少顆星星。”從此,數星星幾乎成了張衡每天晚上必須要做的事情,父親見他沒完沒了的數星星,就對他說:“孩子,星星要一群一群的數,不僅要數,還要記住他們的名字。”父親指著天上的星星說:“那七顆排列的像小勺子一樣的星星叫北斗星,季節不同時,北斗星也會隨著季節來變化……”他還經常纏著父親給他講星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已能認出很多星星的名字。有一次,在山里迷了路,他竟一點也沒有驚慌,而是靠著北斗星指引的方向,很快回到了家。
當時,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尤為嚴重的是地震,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種量測地震的儀器,那該多好啊,于是,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多次實地勘測。有次,他到剛剛發生過地震的地方,親自測量振感,一波猛烈的余震襲來,離他不遠的一道土墻轟然坍塌,幸好他往旁邊一跳才躲過一劫。他拍拍身上的土,繼續看儀器上的數據,遠處的老百姓都以為他瘋了,經過日日夜夜的研究,地動儀終于問世。
寫家鄉名人的作文2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斗英雄、勞動模范,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來歲,個子不算高。臉上布滿了皺紋,一笑起來皺紋就更深了。雖然奶奶長得并不出眾,可她扎出的掃把卻個個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種掃把苗子用來扎掃把,因為每年總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幫他(她)們扎。還有一些人也想學,奶奶就會毫不吝嗇地教她,直到把她教會為止。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你奶奶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其實,奶奶的這個手藝并不是跟誰學的,而是她看別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學的,后來慢慢就學會了。
其實,做掃把也不是很難。先把掃把苗子曬干,種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剝掉,用錘子把桿子錘開,然后用繩子把它扎成掃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扎緊,否則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發奇想,問:“奶奶,你剛開始學扎掃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呀?”奶奶說:“有啊。”我說:“那你給我說說吧。”奶奶說:“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掃把,突然,用東西把桿子梳開的'時候,那東西上面有一顆釘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不學了?”奶奶說:“這點小困難算什么?我跟本就沒有想過。”我說:“哦。”突然之間,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名人”巧手奶奶。
寫家鄉名人的作文3
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里的“蘇”指的是我的家鄉蘇州。我的家鄉出過許多名人,有唐代書法家張旭、詩人白居易、宋代的政治家范仲淹、還有現代的教育家葉圣陶等等。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
他,是一位老人;他,是一位我們勝浦人民廣為人知的老師;他,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他,是一位連老師都會敬佩的老師,不僅僅因為他獨特風趣的課堂,而且還有他讓人羨慕的無數的優秀作品。
龔老師雖然年紀大,但是他的才華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龔老師的上課方法很獨特,即使是同學們聽不進去的知識,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同學們上完體育課回來很累,龔老師看到我們累成這樣,就像一根快要枯死的狗尾巴草,個個無精打采。龔老師就說:“今天我們不上課,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蘇軾,蘇軾與他的父親、弟弟
都很有才華,因此并稱為‘三蘇’,由于地方需要一位好官去管理,于是朝廷就派蘇軾去,自從那以后蘇軾和他的親人就再也沒有相見過。又是一年中秋節夜,望著明月,蘇軾思鄉心切,十分想回去看看家人們,多年不見,不知家里境況如何,他不覺間便潸然落淚,一個人獨自回到房間,窗邊映著月光,靈感襲來,奮筆疾書,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詞,其中膾炙人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世人時代傳頌。下了語文課,我翻開書本,一看今天講的故事不正是要學的課文嘛!
龔老師不僅上課風趣獨特,作文也是一流的,他寫的作品有很多都被報社、雜志所征用,這些作品多的加起來可有一張課桌那么高呢!
龔老師是我最敬佩的老師,是我們全校同學的目標,我們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