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飛甍的意思,碧瓦飛甍造句

 麥卡斯中文網   2023-09-16 10:54   394 人閱讀  1 條評論

碧瓦飛甍的意思,碧瓦飛甍造句

碧瓦飛甍 ,漢語成語。拼音:bì wǎ fēi méng。指碧綠色(青色)的瓦和飛翹起來的屋檐。出自《山市》蒲松齡——“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碧瓦飛甍,出處解釋和例句

碧瓦飛甍拼音:

[ bì wǎ fēi mé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碧瓦飛甍解釋:碧瓦飛甍的意思

碧瓦:指青色的瓦片;飛甍:飛檐。 甍,屋檐的意思。碧瓦飛甍:指碧綠色(青色)的瓦和飛翹起來的屋檐。

碧瓦飛甍出處:

出自《山市》蒲松齡——“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選自《聊齋志異》卷六 蒲松齡(1640年—1715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pì)睨(nì),連亙(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譯文: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并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墻,(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刮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于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山市即山中的“海市蜃樓”(但并不是海市蜃樓)

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臺、城廓、樹木等幻景,稱海市蜃樓,又稱“蜃景”。古人歸因于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但遺憾的是一年中難得一見!

海市蜃樓是近地面層氣溫變化大,空氣密度隨高度強烈變化,光線在鉛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過折射進入觀測者眼簾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下現和側現海市蜃樓。

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然而好幾年也難得出現一次,只有少數幸運兒在偶爾的機緣里能夠見到它,而絕大多數人只能望而興嘆。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敘述寫的,它歷歷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非常形象.他既是虛幻的,又是真實的。

成語用法

碧瓦飛甍例句:

在古代宮殿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碧瓦飛甍的設計,它給建筑增添了一種高雅的氣質。

碧瓦飛甍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美觀,還起到了防水、保溫的作用。

碧瓦飛甍的建造需要精工細作,每塊碧瓦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和制作,才能保證整個屋頂的完美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11169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碧瓦飛甍,碧瓦飛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