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的意思,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杭州畫室   2023-10-02 22:11   497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百家爭鳴拼音:「bǎijiāzhēngmíng」※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百家爭鳴解釋: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

百家爭鳴的意思,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斗艷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二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發展成學派。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思想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余年。

百家爭鳴,出處解釋和例句

百家爭鳴拼音:

「bǎi jiā zhēng míng」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百家爭鳴解釋:

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后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1、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至戰國時期,社會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后世稱為百家爭鳴。

2、見: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出處:

《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說,以此弛說,取舍諸候。”

百家爭鳴例句: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允許各種學術流派發表意見。

示例

沒有百家爭鳴,就沒有科學的繁榮和理論的發展;

自春秋末年以來,中國的思想得到一個極大的開放,呈現出一個百家爭鳴的局面。 --郭沫若《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學術界出現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沒有百家爭鳴,就沒有學術的繁榮和發展。

近反義詞

近義詞: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廣納百家、百花齊放。

反義詞:萬馬齊喑、噤若寒蟬、強求一律、一家之言、孤芳自賞。

成語接龍

鳴琴而治 治國安民 民不聊生 生榮死衰 衰當益壯 壯志未酬 酬功給效 效顰學步 步履維艱 艱難險阻 阻山帶河 河清云慶 慶吊不行 行不勝衣 衣繡晝行 行師動眾 眾口一辭 辭不達義 義憤填膺 膺箓受圖 圖作不軌 軌物范世 世濟其美 美言不信 信而有證 證據確鑿 鑿壁偷光 光彩陸離 離世異俗 俗不可耐 耐人咀嚼 嚼穿齦血 血肉相連 連三跨五 五角六張 張燈結采 采椽不斫 斫雕為樸 樸實無華 華封三祝 祝發文身 身名俱敗 敗興而歸 歸之若水 水菜不交 交口贊譽 譽滿天下 下坂走丸 丸泥封關 關門落閂 閂門閉戶 戶樞不螻 螻蟻貪生 生榮死哀 哀哀父母 母難之日 日不移影 影只形單 單刀赴會 會少離多 多故之秋 秋實春華 華不再揚 揚名四海 海涸石爛 爛若舒錦 錦上添花 花朝月夜 夜不閉戶 戶告人曉 曉以利害 害羣之馬 馬齒徒長 長往遠引 引以為戒 戒奢寧儉 儉故能廣 廣寒仙子 子女玉帛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74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的影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百家講壇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爭鳴上一句是什么,百家爭鳴中儒家的創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