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昊天:蒼天。
【2】成命:既定的天命。
【3】二后:二王,指周文王與周武王。
【4】受之:指承受天命。
【5】成王:即姬誦,武王子。
【6】康:安樂,安寧。
【7】夙(sù)夜:日夜,朝夕。
【8】基:謀劃。
【9】命:政令。
【10】宥(yòu)密:寬仁寧靜。
【11】於(wū):嘆詞,有贊美之意。
【12】緝熙:光明。
【13】單:通“殫”,竭盡。
【14】厥(jué):其,指成王。
【15】肆:鞏固。
【16】靖:安定。
昊天有成命
[先秦] 詩經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
作品賞析
此詩只用七句話,簡潔地敘述了周初三王對周王朝作出的貢獻,重點稱贊了周成王為完成先王事業所作的努力。全詩七句中有五句贊美成王,只有開頭一句涉及天,表現了周人敬天的同時,更重視人為的努力。
此詩開頭,祭成王不從祭主入手,卻上溯到文、武二王,再追溯到昊天,似乎有些離題。其實這并不難解釋,成王受命于文、武二王,文、武二王又受命于天,所以從天入手,以示成王與文、武二王一脈相承,得天之真命。首二句是全詩的引子,其作用猶如賦比興中的興,后五句才是全詩的主體。成王是西周第二代天子,聲望僅次于文、武二王,與其子康王齊名,史稱“成康之治”。《史記·周本紀》曰:“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天下之所以安寧,是因為“成王不敢康”,此與《離騷》所說的“夏康娛以自縱”正相對照。“夙夜基命宥密”伸足“不敢康”之意,一正一反,相得益彰。按此句最難理解。《禮記·孔子閑居》有:“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無聲之樂也。”’鄭玄注:“其,讀為基。基,謀也。密,靜也。言君夙夜謀為政教以安民,則民樂之。”陳子展《詩經直解》謂“此句舊解唯此鄭注較為明確”;《爾雅·釋詁》亦曰:“基,謀也。”正與鄭注同義。第五句的“緝熙”是連綿詞,不應分解,《大雅·文王》有“於緝熙敬止”,《周頌·維清》有“維清緝熙”,《周頌·載見》有“俾緝熙于純嘏”,都作光明解,茲亦依之。最后一句的“其”等于“之”,“肆其靖之”等于“肆之靖之”,也就是“鞏固它安定它”的意思。文王、武王開創的周朝在成王時得以鞏固、安定、這就是祭主一生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