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

 全唐詩大全   2021-08-22 17:29   309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1】葛藟(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滸(hǔ):水邊。一說岸上地?!?】終:既已?!?】遠(yuàn):遠離?!?】顧:照顧,眷顧?!?/p>

  【1】葛藟(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2】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

  【3】滸(hǔ):水邊。一說岸上地。

  【4】終:既已。

  【5】遠(yuàn):遠離。

  【6】顧:照顧,眷顧。

  【7】涘(sì):水邊。

  【8】有(yòu):通“佑”,幫助。一說相親之意,與“友”通。

  【9】漘(chún):河岸,水邊。

  【10】昆:兄。

  【11】聞(wèn):通“問”,亦有愛之意。王引之《經義述聞》:“謂相恤問也。古字聞與問通。”

  葛藟

  [先秦] 詩經

  綿綿葛藟[1],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

  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2]。終遠兄弟,謂他人母。

  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3]。終遠兄弟,謂他人昆。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流浪者自訴寄人籬下之無盡屈辱的詩歌。詩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綿綿”二句寫眼前景物。詩人流落到黃河邊上,見到河邊葛藤茂盛,綿綿不斷,不禁觸景傷情,聯系到自己遠離兄弟、飄泊異鄉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鄉,六親無靠,生活無著,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顏“謂他人父”。處境之艱難,地位之卑下,可見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絲憐憫?!爸^他人父,亦莫我顧”,直書其事,包含許多屈辱,許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嘆:“則其窮也甚矣!”(《詩集傳》)第二、第三章詩意略同首章,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換一字,豐富了詩的內涵,反覆詠嘆中稍有變化。

  全詩每章只更換了三個字。第一個字都是“河邊”的意思,相當于沒有變化。第二個字,謂他人“父”“母”“昆”,換的都是家庭成員的稱呼,其實屬于家庭內部情況,變化影響相同。第三個字,亦莫我“顧”“有”“聞”,就是“也不顧念、善待、關心我”,總之反反復復強調他所流落寄居的人家對他不好,他感到非常屈辱,沒有溫暖。短短幾行小詩寫盡了流離失所、寄人籬下的內心憂傷。

  此詩兩句表達一層意思,六句有三層意思,兩層轉折。由綿綿不絕的葛藟對照兄弟的離散,是一折,由“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而竟不獲憐憫,又是一折。每一轉折,均含無限酸楚。詩人直抒情事,語句簡質,卻很感人,表現了飄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3408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