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弓

 全唐詩大全   2021-08-22 17:17   278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1】彤弓:漆成紅色的弓,天子用來賞賜有功諸侯。【2】弨(chāo):弓弦松弛貌。【3】言:句中助詞。【4】藏:珍藏。【5】嘉賓:有功諸侯。【6】中心:內心。【7】貺(kuàng):《鄭箋》:

  【1】彤弓:漆成紅色的弓,天子用來賞賜有功諸侯。

  【2】弨(chāo):弓弦松弛貌。

  【3】言:句中助詞。

  【4】藏:珍藏。

  【5】嘉賓:有功諸侯。

  【6】中心:內心。

  【7】貺(kuàng):《鄭箋》:“貺者,欲加恩惠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心貺之’正謂中心善之。“

  【8】一朝:整個上午。

  【9】饗(xiǎng):用酒食款待賓客。

  【10】載:裝在車上。

  【11】右:通”侑“,勸(酒)。朱熹:“右,勸也,尊也。”

  【12】櫜(gāo):裝弓的袋,此處指裝入弓袋。

  【13】醻:互相敬酒。

  彤弓

  [先秦] 詩經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

  我有嘉賓,中心貺之。

  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兮。

  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鐘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

  我有嘉賓,中心好之。

  鐘鼓既設,一朝醻之。

  作品賞析

  此詩一開頭沒有從熱烈而歡樂的宴會場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諸侯接受賞賜的隆重儀式,將讀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詩人所要突出描寫的環節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兩句既寫出所賜彤弓的形狀和受賞者對弓矢的珍惜,又間接表達了受賞者的無限感激之情。這樣開頭看起來有些突兀,然而正顯示了詩人突出重點的匠心。“我有嘉賓,中心貺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敘述邏輯,這兩句本應居于開頭兩句之前,詩人安排在開頭兩句之后,補充說明事情的原委,不僅沒有產生句子錯位的混亂感覺,而且使全詩顯得曲折有致。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稱為“嘉賓”,對有功諸侯的寵愛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誠意的意思,賞賜諸侯出于真心,可見天子的情真意切。“鐘鼓既設,一朝饗之”,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宴會場面充滿了熱烈歡樂的氣氛,表面看是周天子為有功諸侯慶功,實際上是歌頌周天子的文治武功。

  第二、三章與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個別字詞上作了一下調整,反復吟唱,個別字句的調整一方面避免了簡單的重復,給讀者造成一種一唱三嘆的感覺,不斷加強對讀者情緒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細節的變化。如周天子對有功諸侯開始是“中心貺之”,繼而“中心喜之”,最后發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變化僅僅用個別不同的字的調整就襯托了出來。再如宴會場面從“一朝饗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個別字詞的變化既說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禮法的秩序,又可以看出熱烈的氣氛不斷升級。全詩三章不涉比興,純用賦法,語言簡練而準確。雖是歌功頌德,卻不顯得呆板,敘述跌宕起伏,使全詩透露了一絲靈氣。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33907.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