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盡殺絕的意思,司馬氏后代被誰斬盡殺絕

 杭州畫室   2024-04-28 01:45   487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斬盡殺絕拼音:「zhǎnjìnshājué」※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斬盡殺絕解釋:全部殺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斬盡殺絕出處:明·吳承恩《西

斬盡殺絕的意思,司馬氏后代被誰斬盡殺絕

斬盡殺絕,漢語成語,拼音是zhǎn jìn shā jué,意思是全部殺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出自明·吳承恩《西游記》。

斬盡殺絕,出處解釋和例句

斬盡殺絕拼音:

「zhǎn jìn shā jué」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斬盡殺絕解釋:

斬:砍斷。盡、絕:完。全部殺掉,一個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全部殺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斬盡殺絕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三回:“我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

斬盡殺絕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斬盡殺絕例句:

元·高文秀《澠池會》第四折:“將秦國二將活挾將來了;將眾兵斬盡殺絕也。”

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極為殘酷,那真是雞犬不留,斬盡殺絕。

斬盡殺絕近反義詞

斬盡殺絕近義詞:斬草除根 除惡務盡 一掃而空 掃地以盡 抱蔓摘瓜 枯本竭源 寸草不留 殺人如麻 雞犬不留 剪草除根 翦草除根

斬盡殺絕反義詞:養虎遺患 放虎歸山 剿撫兼施 刀下留人 養癰成患 養癰貽患 養癰遺患 縱虎歸山

斬盡殺絕成語接龍

斬盡殺絕 絕后光前 前街后巷 巷尾街頭 頭梢自領 領異標新 新婚宴爾 爾汝之交 交淡若水 水來土掩 掩口失聲 聲振林木 木本水源 源源不絕 絕子絕孫 孫龐斗智 智圓行方 方枘圜鑿 鑿隧入井 井中求火 火上澆油 油嘴油舌 舌戰群儒 儒雅風流 流水游龍 龍心鳳肝 肝膽涂地 地動山摧 摧枯振朽 朽竹篙舟 舟車勞頓 頓足捩耳 耳聞目擊 擊缽催詩 詩庭之訓 訓練有素 素未謀面 面不改容 容膝之地 地大物博 博物多聞 聞雞起舞 舞文弄法 法出多門 門庭若市 市井之徒 徒讬空言 言類懸河 河梁之誼 誼不容辭 辭窮理屈 屈打成招 招是攬非 非同小可 可見一斑 斑斑點點 點鐵成金 金迷紙醉 醉死夢生 生知安行 行不履危 危急存亡 亡國滅種 種學織文 文籍先生 生死與共 共貫同條 條貫部分 分朋引類 類聚群分 分門別戶 戶曹參軍 軍不血刃 刃樹劍山 山崩地裂 裂裳衣瘡 瘡疥之疾 疾言遽色 色膽迷天 天假良緣

司馬氏后代被誰斬盡殺絕

公元419年,劉裕在取得巨大軍功后,開始了“篡位之旅”......

1月,他指派中樞侍郎殺死晉安帝,隨后立他的弟弟司馬德文為晉恭帝。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劉裕要當皇帝了,所以大家開始紛紛站隊,在大家的推舉下,劉裕先成為宋公,受九錫之禮。

——之后又進爵為宋王,享受天子規格。

到了公元420年,劉裕取代晉朝,建立宋朝,改朝換代成為開國皇帝。而這位失去皇位的司馬懿后代——司馬德文,也在隨后不久被劉裕處死。

這段歷史非常血腥,有大批司馬皇氏被誅殺,劉裕為皇帝寶座,殺得是尸山血海。對此有不少謠言稱:劉裕對司馬家族斬盡殺絕,使得這個無能的家族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實,這個說法根本就不對,參與屠殺司馬皇氏的人,并非只有劉裕一人。司馬家族還得罪了很多人,他們都參與了屠殺的過程。

不過即使如此,司馬皇族依舊沒有被趕盡殺絕,這是得到歷史文獻證明的。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司馬家族被屠殺的開端,其實始于八王之亂

其實關于司馬皇族被屠殺的現象,最早得追溯到“賈南風之亂”。

當時作為托孤大臣的楊駿掌握實權,便不把這位“丑皇后”放在眼里。此舉毋庸置疑徹底激怒了暴躁的賈南風,于是她聯合了楚王司馬瑋帶兵入京,殺死楊駿。

沒計劃,瞎鼓搗,誰能料想竟然憑借運氣,意外成功了......

此后賈南風重新掌握權力,但她政治心機頗深,忌憚楚王司馬瑋,把最大的功勞給了原本斗爭失敗的汝南王司馬亮。

利益分配不均,后來著名的八王之亂爆發了,各路王爺殺來殺去,大堆的司馬皇族被殺,就連賈南風自己也被趙王司馬倫所殺。

這是司馬皇族第一次遭到大規模屠殺,而這場屠殺的發起人是司馬家族的媳婦,具體執行人則是那些根正苗紅的王爺們。

在這場大亂斗中,著名的傻皇帝司馬衷被殺,而八王之亂最后的獲勝者司馬越,也被他擁立的皇帝晉懷帝所逼死。

這一波大亂斗中,司馬皇族的力量幾乎被斬去了60%,國家和軍隊實力被削去了一半以上。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五胡亂中華,北方淪為一片煉獄。

作為被晉朝壓迫的少數民族,他們一方面對朝廷有著很深的怨念,另一方面還沒有獲得完整的文明,于是他們展開了瘋狂報復。

在這一過程中,晉懷帝被劉聰等人俘虜,他們不僅把西晉朝廷皇陵給挖了,還一把火燒了皇宮,至于這位晉懷帝也在隨后被毒殺。

后來大臣們在長安擁立了司馬鄴為新的皇帝,可這位皇帝也沒蹦達多久,4年之后長安被攻破,這位皇帝再次被毒殺。

自那時起,西晉王朝就此滅亡,皇族幾乎被斬盡殺絕,但顯然不是全部......

二、東晉王朝與牛人劉裕

不過,司馬家族也的確能生,在北方皇族幾乎被滅絕的情況下,他們依舊抓住了機會南下,創造了“五馬渡江”的傳奇。

而這5位王爺之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東晉開國皇帝瑯琊王司馬睿。

按理來說,東晉朝廷應該消停一下,可這幫人依舊在內耗,5個王爺先是進行了內斗,后來又加入了司馬睿后人與士族的外斗。

斗到后來,皇族成員再次遭到了一輪又一輪的屠殺。

除了汝南王司馬亮的一支比較平安以外,至桓玄戰敗,各路叛軍先后殺害了譙、東海、齊、廣晉伯,其中,東海一支絕。

史書記載:宗室中較有名譽者損失殆盡,不過他們的宗支大部分人保留了下來。

其實到此刻為止,東晉皇族的力量已經非常衰微,尤其是晉元帝主脈的力量,那幾乎都是人丁單薄,隨時都有可能斷香火的危險。

然而,就在這一背景下,猛人登場了......

——他就是北府軍的新任頭頭劉裕。

劉裕這個人可了不得,早年靠著平定孫恩與盧循起義發家,后來又大展神威,大破篡位的桓玄。自開始掌握軍權后,他便借機入主中央,確立權威。

在自身實力穩固后,雄心壯志的他便開始了東晉朝廷少有的北伐。

先是狂飆突進,消滅了南燕;接著又平定劉毅之亂,吞并荊江;國內稍定,再次發動西征巴漢的戰爭,以強悍實力抹掉譙蜀;之后又震懾仇池,奪取漢中。

對外建立優勢,他又趁機對內改革,在促使國家實力進一步增強后,便轉頭又討伐晉朝宗室司馬休之,盡吞荊揚。

又發動滅后秦之戰,徹底滅亡后秦,奪回長安。在這無上榮譽之下,于是就有了他開篇的篡位之旅。

按道理來說,當時劉裕已經建立起至高威望,他的登基已經是水到渠成,但他還是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屠殺。

早在他執政之時,他就已經在明里暗開始消滅掌握兵力的司馬皇族,例如章武王司馬秀和宜州刺史司馬軌之,這兩人牽扯到桓玄之亂,因此雙雙被處死,封國也被廢除。

不過一年時間,劉裕也發起討伐蜀地,結果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益州刺史司馬榮期居然被他的參軍所殺,學界不少人認為此人之死,是劉裕刻意安排的。

眼看著劉裕步步緊逼,其他的司馬皇族也坐不住了,紛紛開始了最后的反撲。

——例如涼州刺史擁戴汝南王司馬遵之謀反,結果失敗被殺死。

根據史料記載,劉裕基本上是大凡能殺者,均設法殺之,司馬皇族迎來了最后的末日。

三、劉裕屠殺背后的隱情是什么?

那么問題來了,劉裕為何要對司馬家族如此全面的屠殺呢?

關于這一部分歷史上有多個原因。

其一,劉裕其實并非嚴格意義上的上流出身,他出生于下層社會,對于儒家倫理的那一套規矩,其實并不太看重。

再加上他常年靠著武力打天下,也的確靠著絕對的統治力樹立起權威,所以他更相信暴力解決一切問題。這就為他打破所謂的規矩和底線,創造了一種可能。

其二,劉裕上位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說,劉裕之所以能夠“鯉魚躍龍門”,就是因為他搞定了當初的桓玄之亂。

其實此人當時已經篡位成功,還建立楚國,但他一時沒注意,把晉安帝安排到了偏僻角落,結果沒想到這位皇帝居然還能反撲。

晉安帝立刻動用號召力,借用劉裕力量,快速消滅了桓玄勢力,劉裕也因此一舉成為東晉的權臣。

這件事情還歷歷在目,劉裕是知道什么叫做“春風吹又生”,而且也清楚政治游戲是“零和博弈”,敗者就得全家被殺。

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他必須要對所有可能性的威脅都斬盡殺絕,所以他對有權力、有影響力的司馬皇族殺了個干凈。

其三,劉裕的年齡。在劉裕掌握一切的時候,他已經60多歲,而他的孩子還沒有成長起來。

也就是說,他的政權不穩固,一旦自己死了,那么自己戎馬一生建立起來的一切,完全有可能會被傾覆,而且他的孩子們也必定會死無全尸。

作為一個掌權者,作為一個父親,在選擇罵名和保全家族和后人之間,他們必然會選擇后者,而且越是看重將來的傳承,他下手便會越狠。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家族迎來了最黑暗的歲月,無數有名氣的皇族挨個被殺。

四、其實還有三類人留存

但話又說回來,司馬家族似乎人人都繼承了司馬懿的“傳統”,雖然人品不怎樣,但也的確茍得住。

這里我們得給出一個歷史結論:無論是哪一本對司馬皇族進行專業論述的書籍,都沒有說司馬皇族被斬盡殺絕,更別提被劉裕給殺光了。

原因很簡單,早在他們自己內亂的時候,在匈奴人大規模屠殺的時候,北方就留下了不少隱姓埋名的司馬家族皇室,其中甚至有司馬懿的直系后代。

而且,就算是劉裕展開大規模屠的時,至少還有三類人還活著,根本就沒有被斬盡殺絕。

第一類自然是亂世中活下來,隱姓埋名的那批人。

在《王浩淼論述兩晉司馬氏的結局》一文中,曾經明確的提供了一個表。

——除去恭帝本身很難有后人外,一共有一伯十王兩庶人的血脈成功被保留了下來,他們在大亂之中隱姓埋名,雖然失去了司馬家族的輝煌,但也的確沒有失去香火。

第二類則是得到朝廷重用的人。沒錯,即使是滿身浸透皇族鮮血的劉裕,其實也在大量的重用司馬家族的人。

例如《陳書》記載:司馬暠 “父子產,梁尚書水部侍郎、岳陽太守,即梁武帝之外兄也。

《梁書》 40記載了一名南渡晉室成員,精通于禮樂的司馬褧是高密郡王司馬純之的曾孫,他是自劉宋以來有明確記載于正史的南渡成員之一。

另一位是司馬筠,同樣精通三禮,是晉譙王司馬氶七世孫,祖父與晉汝南王重名,擔任劉宋司空從事中郎,父親司馬端擔任蕭齊奉朝請。

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劉裕其實并沒有滅絕司馬皇族的后代,還給了他們富貴,即使這里面有做門面功夫和瓦解分化司馬皇族內部的考慮。

第三類人,叛國之人。根據史料記載,東晉滅亡之時,有不少司馬皇族逃到了北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馬楚之。

此人的父親就是被參軍殺死的益州刺史,他作為司馬皇族中少有的才德俱備之人,毫不猶豫的投靠了北方的魏國。

之后他在北魏不斷蓄謀報仇,而北魏也對其十分看重,但讓人絕望的是,南朝人對于司馬家族的滅亡,居然無一人表示痛苦,這是司馬楚之終其一生也無法復仇成功。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還得怪司馬家族不做人,當年司馬懿指著渭水發誓當放屁,后司馬昭當街殺皇帝,再加上五胡亂華和八王之亂,這家子把人心給耗光了。

以上就是司馬家族被屠戮的整個歷史,以及反駁劉裕殺光司馬皇族后裔的謠言的全部內容。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2566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斬盡殺絕
    三體 斬盡殺絕
    司馬氏后代被誰斬盡殺絕
    如果朱高煦不作死朱瞻基不會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