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見肘的意思,捉襟見肘造句

 杭州畫室   2024-08-22 01:09   470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捉襟見肘拼音:「zhuōjīnjiànzhǒu」※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捉襟見肘解釋: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捉襟見肘出處

捉襟見肘的意思,捉襟見肘造句

捉襟見肘(拼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先秦·莊子及其后學《莊子·讓王》。

捉襟見肘(襟:亦作衿,衣服胸前的部分。捉襟:整理衣襟。見:同“現”,露出)指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爛,生活窘困;也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連動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捉襟見肘,出處解釋和例句

捉襟見肘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捉襟見肘解釋: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基本:拉一拉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爛。

比喻:比喻處境窘迫,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捉:握。

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見:看到。

肘:上臂與前臂相接處向外凸起的部分。

捉襟見肘出處:

《莊子·讓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p>

先秦·莊子及其后學《莊子·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p>

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曾參居住在衛國的時候,日子過得十分艱苦。他穿的是用亂麻絮做的袍子,袍子只有里沒有面,而且顏色脫落很難看,破爛不堪。由于吃得差,他臉上常常浮腫,面容憔悴,手掌腳底都長滿了老繭。

曾參家里經常揭不開鍋,三日不生火做飯是很正常的事情,十年之內家人甚至沒有做一件新衣服。他的帽子都不能碰,一整理帽子,帽帶子就會斷開;稍微提一下袖子,胳膊肘就露出來;一穿鞋,破了的鞋就會使腳后跟露出來。盡管如此困頓,但曾參卻毫不悲觀,也并不因此而憂愁。他時常拖著破鞋,高聲吟詠《商頌》,洪亮的聲音溢滿了天地之間,高亢的歌聲就像是敲打金石般那樣美妙動聽。

曾參品性純潔高尚,一直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子幾次想讓他入仕,他都拒絕了,而且他也從不和諸侯們交朋友。所以莊子曾敬佩地說,注意培養心志的人會忘掉形體,注意養身的人會忘記利祿,而致力于大道的人會忘掉心機。

捉襟見肘成語寓意

曾參窮得無米下鍋,仍然吟歌自樂。雖然不合時宜,而“甘貧樂道”的高潔美德卻值得頌揚。正是這種“捉襟見肘”的生活,和“甘貧樂道”的態度,曾參最終成為一代學者和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真正有修養、有道德的人,他們不會因外在環境而改變。在他們眼中,越是簡單的生活就越容易找到快樂。尚若人們想要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就必須面對各種精神和生活上的壓力,在過重的精神負擔之下,只會令人苦不堪言。若心為物役,整日里患得患失,只會在悲觀和絕望的情緒下喪失心智。人生之路并不坦途,舉步維艱亦是在所難免。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對此不必耿耿于懷,與其庸人自擾,不如常想些人生中那一二分的慶幸與如意。漸入淡泊之境,長守其樂而不改。

捉襟見肘成語運用

捉襟見肘成文用法

“捉襟見肘”指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爛,生活窘困;也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連動式結構,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捉襟見肘例句:

平時所過的早就是捉襟見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

唐·李商隱《上尚書范陽公啟》之三:“捉襟見肘,免類于前哲;制裳裹踵,無取于昔人?!?/p>

宋·陸游《衰疾》:“捉衿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p>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五言古非神韻綿綿,定當捉衿露肘。”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三四回:“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

他失業很久,穿著一件捉襟見肘的破衣,向行人乞討。

公司的資金已經捉襟見肘,無法再承擔額外的開銷。

疫情期間,許多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捉襟見肘,急需政府的支持。

捉襟見肘近反義詞

近義詞:踵決肘見、左支右絀、衣衫襤褸、顧此失彼、短褐穿結、鶉衣百結、青黃不接、納履決踵、百孔千瘡

反義詞:綽綽有余、游刃有余、應付自如、富富有余、應付裕如、庖丁解牛、綽有余裕、完美無缺

捉襟見肘同義異形

詞組:捉衿見肘、捉襟露肘

捉襟見肘引 證

1.捉襟見肘,免類于前哲;制裳裹踵,無取于昔人。 唐·李商隱·《上尚書范陽公啟》·之三

2.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 近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三四回

3.看他的衣服捉襟見肘,污漬斑斑,你便不妨給他買一件松松大大的夾克,看他肯不肯穿。 現代·梁實秋·《雅舍小品·教育你的父母》

4.資料豐富,左右逢源,便于選擇與調遣,長袖善舞,不會捉襟見肘。 現代·老舍·《話劇的語言》

5.而又爛額焦頭,方思馬褐;捉襟見肘,久困牛衣。 唐·盧肇·《海潮賦后序》

6.搞文化工作的人,平常搖筆桿和嘴唇的時候,似乎也還能頭頭是道,但臨到艱劇的時候,卻是捉襟見肘了。 現代·郭沫若·《洪波曲》·一五章一

7.平時所過的早就是捉襟見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 現代·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

捉襟見肘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魯國有個孔子的學生叫曾參的,很注意德行修養,曾以“吾日三省吾身”來要求自己。他后來常住在衛國。在有一段時間里,曾參的生活十分窮困,十年里沒有做一件新衣服。他穿的常常是一件絮著麻團、破得連面子也不全了的袍子;有時候正一正戴著的帽子,就會把帽子上的纓繩拉斷;稍一提起衣襟,就會露出胳膊肘子;往上一拉鞋子,就會把鞋幫子扯破,露出后跟。即使生活這么艱苦,但曾參生活得很樂觀,照樣苦讀詩書,有時還唱歌呢。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2520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