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什么意思,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晉·劉琨《與親故書》。
“枕戈待旦”的原義是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時時警惕,準備作戰,不敢安睡;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枕戈待旦,出處解釋和例句
枕戈待旦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枕戈待旦解釋:枕戈待旦什么意思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準備作戰,
枕著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投人戰斗。
枕:躺著的時候,把頭放在枕頭上或器物上。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
待:等,等候。
旦:早晨。
枕戈待旦出處:
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西晉·劉琨《與親故書》)。
后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成語故事
東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么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于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武。從此,他倆每天清早聽到頭一聲鳴叫,一定來到荒原上抖擻精神練起劍來。
劉琨被祖逖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動,決心獻身于祖國。一次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在國家危難時刻,我經常‘枕戈待旦’(枕著兵器睡覺等待天明),習武健身,立志報國,常擔心落在祖逖后邊,不想讓他起在我前面。” [3]
枕戈待旦成語寓意
祖逖“聞雞起舞”,劉琨“枕戈待旦”,他們都有憂國憂民之心、報國之志,終成就大事,流芳百世。正如曹植在《白馬篇》中所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其實,劉琨臨危受命赴晉陽之時,就對險惡的前程早有預料,并做好了以死報國的準備。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幫助他完成了報效祖國的使命。
枕戈待旦成語運用
枕戈待旦成文用法
“枕戈待旦”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時時警惕,準備作戰,不敢安睡。
枕戈待旦例句:
我先前只知道武將大抵通文,當“~”的時候,就會做駢體電報,這回才明白雖是文官,也有深諳韜略的了。(魯迅《準風月談·沖》)
(傳檄天下曰)畋謬領藩垣,榮兼將相,每枕戈而待目,常泣血以忘餐,誓與義士忠臣,共翦狐鳴狗盜。 晉·劉琨·《晉書·劉琨傳》
固將嘗膽思親,枕戈待旦,革積年之蠱壞,新函夏之觀瞻,張皇六師,緝熙庶績,以雪二帝之辱,以伸中國之威。 宋·李綱·《辭免尚書右仆射第一表》
正國家多事之秋,宜臣子枕戈待旦之日也。 清·錢彩·《說岳全傳》·四十七回
文人不免無文,武人也一樣不武。說是枕戈待旦的,到夜還沒有動身,說是誓死抵抗的,看見一百多個敵兵就逃走了。 現代·魯迅·《偽自由書·文人無文》
是同志軍要來攻城嗎?是過路隊伍故意示威呢?當然弄不明白。駐扎在城內的官兵只好枕戈待旦了。 近代·李劼人·《大波》·二部四章
(傳檄天下曰)畋謬領藩垣,榮兼將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與義士忠臣,共翦狐鳴狗盜。 晉·劉琨·《舊唐書·鄭畋傳》·一七八
(史浩上疏曰)靖康之禍,孰不痛心疾首?悼二帝之蒙塵,六宮之遠役境土未還,園陵未肅。此誠枕戈待旦,思報大恥之時也。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丙集·張史和戰異議》
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 唐·房玄齡·《舊唐書·鄭畋傳》
南北朝·蕭子顯《南齊書.褚淵傳》:“常時懼惑,當慮先定,結壘新亭,枕戈待敵,斷決之策,實有由然。”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丙集》:“靖康之禍,孰不痛心疾首!……誠枕戈待旦、思報大恥之時也。”
清·張廷玉等《明史吳良傳》:“夜宿城樓,枕戈達旦,訓將練兵,常如寇至。”
現代文學家魯迅《準風月談·沖》:“我先前只知道武將大抵通文,當‘枕戈待旦’的時候,就會做駢體電報,這回才明白雖是文官,也有深諳韜略的了。”
前線將士們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為保家衛國而戰。
枕戈待旦近反義詞
近義詞:枕戈寢甲、蓄勢待發、嚴陣以待、秣馬厲兵、枕戈汗馬、枕戈待敵、枕戈達旦
反義詞:高枕而臥、高枕無憂、醉生夢死、賣劍買牛、解甲歸田
枕戈待旦同義異形
詞組:枕戈待敵、枕戈達旦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1、秣馬厲兵意思
“秣馬厲兵”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準備充分、行動有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難時刻。這里的“秣馬厲兵”是指馬匹得到充分的飼養和準備,士兵也被強化培訓和裝備,以確保他們在戰場上能夠勇敢地應對敵人。
當你要面對重要的考試、工作面試或其他重要事情時,“秣馬厲兵”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戰場上準備充分的士兵,你需要在前期實施必要的準備工作,以確保你在關鍵時刻處于最佳狀態。下面是一些關于如何做“秣馬厲兵”準備的建議:
了解你要應對的挑戰。不管是考試、面試還是任何其他困難的挑戰,了解你要面對的具體情況是非常重要的。盡可能收集有關信息,了解考試內容、面試問題、工作要求等等。
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根據你收集到的信息,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來準備。在計劃中包括準備的時間、資料、要掌握的知識點,以及練習的方式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你在計劃期限內完成準備工作。
第三,尋找有助于你的資料和資源。利用可用的資源查找資料,調取有用的信息來輔助你的準備工作。可以找到前輩、教練或網絡上的專業人員來尋求幫助。
練習和復習。規劃出時間專門用于練習和復習,并查看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之處,及時糾正它們。最好是在一些模擬環境下練習,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實際挑戰。
在關鍵時刻,“秣馬厲兵”的準備可以讓你在壓力下表現出最佳的狀態。通過對要應對的挑戰進行詳細規劃、尋找優質資源和充分的練習,你可以在關鍵時刻更自信、更專業地應對任何挑戰。
2、厲兵秣馬 枕戈待旦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這句話出自古代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它意味著在即將面臨戰爭的時刻,必須制定充分的戰略計劃、訓練好軍隊,以及準備充足的物資和糧草。這句話表達了“備戰防患,以待未來”的智慧和策略。
在現實生活中,“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也是一種重要的態度。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和意外事件,而準備充足則可以在突發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策。例如,在職場上,一個企業必須制定可持續的發展計劃,并提前做好風險應對。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個人生活中,“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也非常重要。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充分準備。在考試前要認真復習,積極參加課堂上的討論和練習。在工作中,要盡可能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領域,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對健康、家庭、財務等方面進行合理規劃和保障。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和生活態度,它要求人們始終以最好的狀態備戰未來,時刻準備迎接任何挑戰和機遇。這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成功的概率,也是一種為社會、為國家貢獻的行動。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是一個很棒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它告訴我們不要忘記未來,不要被眼前的一切迷惑所左右,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并以充分準備迎接生活中要面對的一切。
發表于2024-01-25 at 15:30 沙發
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什么意思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