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的意思,孜孜不倦的出處

 杭州畫室   2023-10-18 01:08   374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孜孜不倦拼音:「zīzībùjuàn」※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孜孜不倦解釋: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孜孜不倦出處:《尚書·君陳》:

孜孜不倦的意思,孜孜不倦的出處

孜孜不倦(拼音:zī zī bù juà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尚書·君陳》。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種狀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多用于書卷語氣,含褒義。

孜孜不倦,出處解釋和例句

孜孜不倦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孜孜不倦解釋: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孜孜不倦出處:

《后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尚書·君陳》:“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孜孜不倦”。

成語故事

在上古時期,在黃河流域經常發洪水。洪水所到之處,莊稼全部被淹,房子也被沖倒,百姓流離失所。堯征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看派誰去治理洪水合適,首領們都推薦鯀。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也沒有把洪水治服。鯀因治理不好洪水獲罪被流放,最后死在了羽山。

禹是鯀的兒子,他看到了百姓們困苦的生活,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洪水治好。他改變了父親的做法,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疏通了溝渠,挖通了九條河道,引渠入河,引河入江,引江入海。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禹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從此徹底解決了水患問題。

洪水治好后,地面上又可以種莊稼了,禹和后稷便一起教導百姓,向他們傳授種莊稼的方法。禹戴著箬帽,拿著鍬,帶頭挖土、挑土,和大家一起勞動。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連年荒蕪的土地上長出了茂盛的莊稼。等到莊稼豐收之后,禹又讓大家按照彼此的需要相互交換東西。從此,百姓們安居樂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舜年老以后,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他。禹就繼任為部落聯盟首領。禹對舜帝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意思是,我每天都認真勤奮地工作,不敢有半點懈怠,更不敢貪圖享樂。

成語寓意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征。曾經大禹受命于堯,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人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斗。耗時13年,終完成治水的大業。大禹治水的事跡,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因公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等精神內涵,更是一種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的精神。滴水穿石、鐵杵磨針中都有著孜孜不倦的精神,成語告訴人們,孜孜不倦的堅持做一件事,能夠讓人們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使之變成可能或成為現實。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種狀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多用于書卷語氣,含褒義。

孜孜不倦例句:

西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向朗傳》:“自去長史,優游無事垂三十年,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唐·姚察、姚思廉《梁書·何佟之傳》:“永元末,京師兵亂,佟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

巴金《生》:“但有一件事實則是十分確定的,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于這座高塔的建造,這些人是科學家。”

他長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老師像一個辛勤的園丁,孜孜不倦的培育我們。

近反義詞

近義詞:廢寢忘餐 孳孳不息 業精于勤 如饑似渴 孜孜不懈 孜孜無倦 滴水穿石 好學不倦 勤勤懇懇 孜孜無怠 樂此不疲 持之以恒 孜孜不怠 廢寢忘食 宵衣旰食 專心致志 夜以繼日 手不釋卷 孳孳不倦 循循善誘 力學篤行 永不懈怠 永不倦怠 不知疲倦 努力不懈 不懈努力 孜孜以求 毫無倦態

反義詞:游手好閑 虛度年華 無所事事 四體不勤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25198.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