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撞騙的意思,招搖撞騙罪是什么意思
招搖撞騙是漢語成語,拼音:zhāo yáo zhuàng piàn,意思是假借名義,到處炫耀,進行欺詐蒙騙。
招搖撞騙,出處解釋和例句
招搖撞騙拼音: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招搖撞騙解釋:
撞騙:尋機騙人。假借名義,到處炫耀,到處夸耀自己,進行蒙騙欺詐。
假借名義,到處炫耀,進行欺詐蒙騙。
招搖撞騙出處:
《清會典事例·七四八·刑部·吏律職制》:“學臣應用員役,儻有招搖撞騙及受賄傳遞等弊,提調官不行訪拿究治者,亦交部議處。”
招搖撞騙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招搖撞騙例句: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那些家人在外招搖撞騙,欺凌屬員,已經把好名聲都弄壞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〇六回:“只是奴才們在外頭招搖撞騙,鬧出事來,我就耽不起。”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八回:“你若借此招搖撞騙,可要置你於死的。”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回:“像你們仗著在教,招搖撞騙,也決計不是個正道理。”
趙樹理 《打倒?jié)h奸》:“什么委員,不過是個漢奸,仗著鬼子的勢力,招搖撞騙。”
這是招搖撞騙的老鼠會,你可別上當受騙。
招搖撞騙近反義詞
招搖撞騙近義詞: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掩人耳目
招搖撞騙反義詞:名不虛傳、實事求是
招搖撞騙罪是什么意思
招搖撞騙罪是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名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guī)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他種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關鍵在于“騙”,如騙取金錢、愛情、職位、榮譽等,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
發(fā)表于2024-01-26 at 16:08 沙發(fā)
招搖撞騙罪
男子冒充大校招搖撞騙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