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的意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而不比,漢語成語,拼音是:zhōu ér bù bǐ,意思是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不徇私護短。周,圓周,合圍合群。比,前后緊隨,結黨為奸。出自《論語·為政》
周而不比,出處解釋和例句
周而不比拼音:
「zhōu ér bù bǐ」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周而不比解釋: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周而不比出處: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周而不比例句:
那里肯周而不比。 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
他們三個好朋友周而不比,相處融洽。
周而不比近反義詞
周而不比反義詞:狼狽為奸
周而不比成語接龍
周而不比 比翼齊飛 飛米轉芻 芻蕘之見 見機行事 事與愿違 違天害理 理冤摘伏 伏虎降龍 龍韜豹略 略跡論心 心心念念 念念有詞 詞嚴義正 正正堂堂 堂堂正正 正法直度 度己以繩 繩趨尺步 步罡踏斗 斗唇合舌 舌撟不下 下筆如神 神安氣集 集腋為裘 裘馬聲色 色絲虀臼 臼灶生蛙 蛙鳴鴟叫 叫苦不迭 迭見層出 出入人罪 罪孽深重 重睹天日 日久天長 長算遠略 略跡原心 心神不定 定亂扶衰 衰當益壯 壯發沖冠 冠山戴粒 粒米束薪 薪桂米珠 珠翠之珍 珍禽異獸 獸困則噬 噬臍無及 及時行樂 樂道好古 古道熱腸 腸肥腦滿 滿座風生 生動活潑 潑油救火 火盡薪傳 傳經送寶 寶刀未老 老死牖下 下筆成文 文行出處 處堂燕雀 雀喧鳩聚 聚米為山 山崩海嘯 嘯聚山林 林寒洞肅 肅然生敬 敬上接下 下落不明 明日黃花 花顏月貌 貌離神合 合眼摸象 象齒焚身 身體發膚 膚寸而合 合衷共濟 濟弱扶傾 傾家敗產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周而不比,是漢語詞語,出自《論語·為政》,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 jūn zǐ zhōu ér bù bǐ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參考譯文】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賞析解讀
摘自南懷瑾《論語別裁》: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么呢?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于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這樣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們知道中國字,古寫的篆文比字。象形倆個人相同,通向一個方向,而古文北字是倆個人相背,各走極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說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樣,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之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樣就不夠普遍。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的語句。
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發表于2022-12-02 at 16:47 沙發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