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出處解釋和例句
不破不立拼音:
「bù può bù lì」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不破不立解釋:
緊縮式;作分句;指不破除舊事物就不能發展新事物。
不破不立什么意思:
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不破不立出處:
不把這種東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來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不破不立例句:
不破不立,講的是這么一回事,破的是自己的繭,然后在別人眼里站立起來。很多人的繭很厚,把自己包裹得太嚴實,這個繭不是別的,正是古來難以定義的介于自尊與虛榮之間的混沌體,破之亦有風險,時機難以拿捏,也許里面已是成形美艷的蝶,也許還是令人作嘔的蛹。
【近義詞】大破大立、除舊布新
【反義詞】老調重彈、倒行逆施
發表于2021-08-17 at 12:56 沙發
不破不立,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破不立什么意思,不破不立的意思
發表于2021-08-17 at 12:59 板凳
人生需要三次不破不立
破一次,讓自我年輕十年,跟上時代
破三次,你永遠與年輕人同行,與新潮為伴
破雖然痛苦,
因為別人是從無到有,而我們需要有勇氣干掉我們的舊毛病
所謂的不破不立,首先是破
破就是放棄
表面上放棄當下利益與事業,本質上帶走的是經驗與閱歷
這個隱型財富,是不破不立的核心資產
不破不立的前提是先知
先知,就是比別人先知道
不管是靠分析,靠感覺,靠關系,靠信息,靠視野
只要先知,就是機會
這個世界成功的第一因素當數先知
無一不是掙信息差的錢,有了有價值的信息
坐著不動也可以掙錢
所以先知的能力訓練非常重要,信息差的獵取更為首位
當我們面前有一個機會,為什么沒有做,無非是三個原因
1、怕當下利益損失
2、對未來風險過度評估
3、喜歡舒適區
不破不立的難度肯定是原地不動,要無數倍
承擔的痛苦,對未來的迷茫,對結果的不確定性
還有孤獨
沒有幾個人的一生能有多次的不破不立
總結:不破不立就是在痛苦中堅持,不選擇的痛苦更為痛苦
人生首先是破區域
敢于走萬里路,地球這么大,世界任我行,你呆到哪里,視野就在哪里,呆到井里,只能抬頭看天
破區域就是不要認為我是哪里人
我在哪里生活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哪里人
人生其次破能力
活到老,學到老,要有第三能力,第四能力,第五能力
第一能力掙錢,累了,就換個事做做,把第一能力扔掉,那還有四五個能力呢
這個破,是背后有無數個日夜的準備,到此時,任何失敗都可以輕松再立
人生再次是破印象
別人認為你是一個老師,你可以破掉變成一個企業家,做得比企業家還好
當別人認為你是一個企業家,你可以破掉成一個藝術家,比藝術家還要好
不要認為別人在別人的專業比你好,那是因為你走夠公里數了,你也可能更有天賦
當然,我們還可以破職業,破人際,破愛好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破罐不碎,新缸不到
不破掉上一個十年的生命習慣,就不再年輕,就不會融入新時代
不破不立是一種習慣
當生活與工作一定時間,我們要自檢,是不是到了不破不立的時間
追求卓越的路上,放棄與專注,升維與換檔,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這就有了精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