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鑒不遠的意思,殷鑒不遠造句

 杭州畫室   2024-02-19 21:28   489 人閱讀  1 條評論
摘要:

殷鑒不遠拼音:「yīnjiànbùyuǎn」※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殷鑒不遠解釋: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yīng)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殷鑒不遠出

殷鑒不遠的意思,殷鑒不遠造句

殷鑒不遠(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是一則來源于文學(xué)作品的成語,最早出自于先秦《詩經(jīng)·大雅·蕩》。

殷鑒不遠(鑒:鏡子;殷鑒:可以作為殷朝的借鑒。)原指殷人滅夏,殷的子孫應(yīng)以夏的滅亡作為鑒戒。后泛指前人失敗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常用于勸勉人以免犯錯。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殷鑒不遠,出處解釋和例句

殷鑒不遠拼音:

「yīn jiàn bù yuǎ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殷鑒不遠解釋:

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yīng)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

殷:指商代遷都殷之后改用的稱號。鑒:鏡子,引申為教訓(xùn)、鑒戒。原指殷人滅夏,殷的子孫可以從夏朝滅亡的歷史中找到鑒戒。后泛指前人失敗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可作為借鑒。

殷鑒不遠出處:

先秦《詩經(jīng)·大雅·蕩》:“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p>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殷鑒不遠”。

殷鑒不遠成語故事

在殷商之前,便是夏朝。以治水聞名古今的夏禹,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夏禹屬于我國傳說中上古時代著名的圣王之一。然而夏代末期的一個君王夏桀,卻暴虐荒淫沒有尺度。因而商湯起義,將夏朝消滅,改國號為商,商湯便做了商代的首任君王。商湯同樣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圣王,然而商代傳到末期,也跟著逐漸腐敗,逐漸失去了先王的風范。當時作為西部諸侯之長的“西伯”周文王曾經(jīng)滿懷一片好心,對之提出過極為誠懇的勸戒,然而卻慘遭陷害。最終商朝被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所滅。

周厲王是周朝的第十個國王。他在位時,對內(nèi)橫征暴斂,壟斷了社會財富和資源,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一些貴族的權(quán)力;對外,南征荊楚,北防游牧部落,與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也矛盾重重。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派人監(jiān)視公開指責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就立即處死。國都里的人都不敢說話,路上相遇彼此只能用眼晴互相望一望而已。召公上朝進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人們的口,要比堵住河里的水更厲害。水積多了,一旦決口,造成的傷害一定更大;不讓民眾說話,也是這個理兒。所以,治理民眾就像治理河流一樣,只能疏導(dǎo),不能堵塞。周厲王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為所欲為,從此,國人都不敢說話,沒過幾年,民眾忍無可忍發(fā)生了暴動,襲擊周厲王,他倉皇出逃,死于外地。這就是《詩經(jīng)·大雅·蕩》的歷史背景,該詩作者借用周武王的口譴責昏君,詛咒暴政,大罵商紂王,實際是在抨擊周厲王?!耙箬b不遠,在夏后之世”,實際上也就是“周鑒不遠,在殷后之世”。國家覆亡的教訓(xùn)并不遠,對于商來說,是夏桀,對于周來說,就是殷紂!

殷鑒不遠成語寓意

殷商的教訓(xùn)不用往遠處去找,恰好就在夏桀那一代。夏朝的消亡,理應(yīng)作為殷商的鑒戒。然而殷商的末代君王商紂不聽忠告,不吸取前代的教訓(xùn),最終導(dǎo)致亡國。成語告訴人們,應(yīng)該積極吸取前人的教訓(xùn),避免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

殷鑒不遠成語運用

殷鑒不遠成文用法

“殷鑒不遠”原指殷人滅夏,殷的子孫應(yīng)以夏的滅亡作為鑒戒。后泛指前人失敗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常用于勸勉人以免犯錯。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殷鑒不遠成語辨析

殷鑒不遠—引以為戒

“殷鑒不遠”與“引以為戒”意義相近,兩者都有拿別人所犯下的錯誤當作自己做事情的教訓(xùn),避免犯下前人所犯錯誤的意思。區(qū)別在于“殷鑒不遠”強調(diào)的是前人所犯下的錯誤自己拿來作為警戒;而“引以為戒”還可以指身邊人所犯下的錯誤被自己知道,從而避免自己重蹈覆轍?!耙詾榻洹北取耙箬b不遠”的使用范圍更大一點。

殷鑒不遠例句:

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殷鑒不遠,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唐·吳兢《貞觀政要·安邊》:“晉代有魏時,胡部落分居近郡,江統(tǒng)勸逐出塞外,武帝不用其言,數(shù)年之后,遂傾瀍、洛。前代覆車,殷鑒不遠。”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貞觀中直諫者不止魏徽》:“此當時君臣動色相戒,皆由殷鑒不遠,警于目而惕于心,故臣以進言為忠,君以聽言為急?!?/p>

姚雪垠《李自成》:“宋與金的歷史,對崇禎說來,殷鑒不遠,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中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無能懦弱的君主?!?/p>

雖說是殷鑒不遠,卻仍敵不過人們的善忘。

殷鑒不遠近反義詞

殷鑒不遠近義詞:引以為戒 前車之鑒 前車可鑒

殷鑒不遠反義詞:重蹈覆轍

殷鑒不遠成語接龍

殷鑒不遠 遠懷近集 集矢之的 的一確二 二三其意 意氣自如 如山壓卵 卵石不敵 敵力角氣 氣血方剛 剛克消亡 亡羊補牢 牢甲利兵 兵強馬壯 壯發(fā)沖冠 冠履倒易 易地而處 處實效功 功若丘山 山清水秀 秀外惠中 中流砥柱 柱石之堅 堅甲利刃 刃樹劍山 山包海容 容膝之地 地崩山摧 摧堅獲丑 丑聲遠播 播穅瞇目 目達耳通 通同一氣 氣沖牛斗 斗南一人 人滿為患 患難夫妻 妻梅子鶴 鶴困雞群 群情鼎沸 沸反盈天 天假其年 年經(jīng)國緯 緯武經(jīng)文 文修武偃 偃兵修文 文章經(jīng)濟 濟河焚舟 舟水之喻 喻之以理 理之當然 然荻讀書 書囊無底 底死謾生 生面別開 開山老祖 祖宗法度 度日如年 年華垂暮 暮去朝來 來者勿拒 拒之門外 外強中瘠 瘠義肥辭 辭微旨遠 遠慮深謀 謀無遺策 策馬飛輿 輿論嘩然 然糠自照 照人肝膽 膽大心雄 雄唱雌和 和衷共濟 濟人利物 物歸原主 主圣臣良 良辰吉日 日月經(jīng)天 天付良緣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22378.html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網(wǎng)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zhuǎn)載請保留出處!


 發(fā)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wǎng)
    麥卡斯中文網(wǎng)【站長】 @回復(fù)

    殷鑒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