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駭猴,出處解釋和例句

 杭州畫室   2021-08-20 01:50   393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殺雞駭猴拼音:「shājīhàihóu」※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殺雞駭猴解釋: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殺雞駭猴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

  殺雞駭猴拼音:

  「shā jī hài hóu」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殺雞駭猴解釋:

  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駭猴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俗語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殺雞駭猴例句:

  俗語說的好,叫做“~”,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

  〖故事〗從前一個耍猴人買了一只不聽話的猴子,藝人十分生氣,就到市場買來一只公雞,對它不斷敲鑼打鼓,公雞嚇呆了,藝人乘機拿刀殺了公雞,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嚇壞了,從此只要藝人說什么或敲鑼打鼓,猴子就會毫不含糊地執行藝人的指令

  典故:

  同“殺雞儆猴”

  殺雞儆猴

  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榘。

  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才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這殺雞戰術,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猴子一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

  所謂“殺雞儆猴”,即是“殺一儆百”,有威脅恫嚇之意,這是權術,是馭眾手段。在意見紛紜、工作受到許多阻撓的時候,為使步驟劃一,法令貫徹執行,非以嚴厲手段對付不可,此之所謂“不以霹靂手段,怎顯菩薩心腸”的解釋。

  “治亂世。用重典;治亂軍,用嚴刑。”孔子誅少正卯,雖然不合情理,但權術奸詐,卻因這一刀而使得權臣畏懼,市井安然;孔明于揮淚斬馬謖之時說:“昔孫武所以能制勝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紛爭,兵交方始。若廢法何以討賊,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這就是平亂與治亂的權術,是殺雞儆猴的妙用。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18072.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