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發左衽的意思,披發左衽造句

 麥卡斯中文網   2023-09-14 12:07   343 人閱讀  1 條評論

披發左衽的意思,披發左衽造句

披發左衽,漢語成語,拼音是pī fà zuǒ rèn,意思是頭發披散著,衣襟開在左邊。古代指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 出自《論語·憲問》。

披發左衽,出處解釋和例句

披發左衽拼音:

[pī fà zuǒ rèn]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披發左衽解釋: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頭散發,衣襟左開,借指淪為夷狄,現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狀態。

意為披散著頭發,大襟開在左邊。中國古代中原地區以外的少數民族的風俗和裝束。也比喻被異民族統治。

披發左衽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

晉·潘岳《西征賦》:“或披發左衽;奮迅泥潭;或從容傅會;望表知里。”

成語典故

先秦·孔子《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就得淪為蠻夷那樣,穿著左衽的衣服,披散著頭發。”披發左衽是蠻夷的服飾。披發左衽”就是典型的胡人裝束。自古漢人的服飾規矩是生右死左,就是漢人的漢服交領的開口都是右衽,左衽壓右衽,領子呈y形;發式是束發,不披發。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披發。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借指淪為夷狄。

披發左衽例句:

晉·潘岳《西征賦》:“或披發左衽,奮迅泥潭,或從容傅會,望表知里。”

只要明日上午無變,我們就可免于披發左衽。

近反義詞

近義詞:披發文身 被發左衽

成語接龍

披發左衽 衽扱囊括 括目相待 待價而沽 沽名要譽 譽滿天下 下喬遷谷 谷父蠶母 母難之日 日和風暖 暖衣飽食 食不重肉 肉朋酒友 友風子雨 雨歇云收 收緣結果 果然如此 此中三昧 昧死以聞 聞風而動 動心怵目 目送手揮 揮汗成雨 雨沐風餐 餐風咽露 露紅煙紫 紫綬金章 章句之徒 徒亂人意 意氣自若 若卵投石 石城湯池 池魚堂燕 燕頷儒生 生財之道 道西說東 東飄西蕩 蕩析離居 居不重席 席卷八荒 荒淫無道 道無拾遺 遺臭無窮 窮源溯流 流水落花 花攢錦簇 簇錦團花 花好月圓 圓首方足 足高氣揚 揚清厲俗 俗不可醫 醫時救弊 弊絕風清 清新俊逸 逸趣橫生 生不逢時 時移勢遷 遷蘭變鮑 鮑子知我 我見猶憐 憐牙悧齒 齒牙余慧 慧心巧思 思緒萬千 千古獨步 步步登高 高情遠致 致遠任重 重望高名 名標青史 史不絶書 書囊無底 底死謾生 生榮沒哀 哀梨蒸食 食宿相兼 兼愛無私 私心妄念 念念不忘

本文地址:http://www.eee587.com/11166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網友投稿文章,由 成語大全 小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

  1. 麥卡斯中文網
    麥卡斯中文網【站長】 @回復

    披發左衽
    不著兜鍪、披發左衽
    不絕若線 披發左衽
    匈奴披發左衽